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
君不见吴儿秋悲小海唱,湘女夜怨招魂歌。
抱石沉清流,弄酒奔素娥。
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
暗中水弩贯七札,鱼龙百怪垂涎泽,吻牙相磨。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平地犹恐生风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公无渡河】:这是一首来自唐朝的古诗。
注释:
1. 公无: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或“长者”。
2. 渡河:指渡过江河,这里可能有特定的背景故事,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
3. 吴儿:泛指江南一带的人。
4. 秋悲:秋天的悲伤情绪。
5. 小海唱:在小海边唱歌。
6. 湘女:湖南地区的女子。
7. 夜怨:夜晚的哀怨之声。
8. 招魂歌:一种祭祀时唱的歌曲,用于召唤亡魂。
9. 抱石沉清流:抱着石头投入清澈的水流中,形容决绝的行为。
10. 弄酒:玩弄美酒。
11. 素娥:指月宫仙子嫦娥,此处可能代指月亮。
12. 忠血:忠诚的热血。
13. 醉蛟蜃:让蛟龙和蜃楼都陶醉。
14. 义肉:正义的肉身。
15. 饱鼋鼍:让鼋鼍吃饱,此处可能表示忠诚之人死后的尸骨被鱼虾吞食。
16. 暗中:在暗地里。
17. 水弩:水中射出的箭矢。
18. 七札:指箭靶上的七个环。
19. 鱼龙百怪:各种鱼类和龙类怪物。
20. 垂涎泽:口水流满一地。
21. 吻牙相磨:指鱼龙的嘴巴和牙齿互相摩擦。
22. 平地:平坦的土地。
23. 犹恐:仍然担心。
24. 风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去完善
赏析
《公无渡河》这首古诗表达了强烈的悲壮之情。首先,“公无渡河”的呼声贯穿全诗,代表了无尽的忧虑与警示。接下来以吴儿秋悲小海唱、湘女夜怨招魂歌等典故,展现了人间愁苦的情感画面,传达了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
抱石沉清流、弄酒奔素娥等描绘了赴汤蹈火、毅然决然的形象,凸显了主人公舍身取义的慷慨气节。而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则传达出主角精神不朽,其高尚品质将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
最后,暗中水弩贯七札、鱼龙百怪垂涎泽,吻牙相磨等寓意着危险和挑战无处不在,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整首古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是南宋诗人唐庚的一首名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此时正值南宋初年,朝廷偏安江南,中原地区仍被金人占领,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唐庚因战乱而辗转流离,亲眼目睹了民间的苦难,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