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离鸾

标题包含
离鸾
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尘埃一别杨朱路, 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他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 唐彦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唐俭是唐朝的一位官员,曾任尚书左仆射。唐彦谦自幼受到良好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听说离开的鸾鸟思念家乡,也知道愿意嫁给王昌。在尘土飞扬中告别了阳关道, 庭院前的美丽树名叫栀子,试着用同样的心情来感谢谢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离鸾:喻指分离的伴侣,此处指女子离开丈夫。 2. 唐彦谦:唐朝诗人,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太原人。 3. 闻道离鸾思故乡:听到离别的人思念故乡。 4. 情愿嫁王昌:甘愿嫁给王昌(古代传说中有才华的男子)。 5. 杨朱路:典出“杨朱泣路岐”,形容离别时的悲伤。 6. 栀子: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白色,芳香,可作药用。 7. 试结同心:尝试编织一条带子,象征两人心心相印。 8. 谢娘:古代对美女的泛称。这里指女子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离鸾》这首诗歌以鸾鸟比喻离别的情人,描绘了她们在离别之际的思念之情。首句“闻道离鸾思故乡”中的“闻道”和“思故乡”分别体现了离鸾内心的悲伤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也知情愿嫁王昌”则暗示出离鸾心中的无奈与妥协,因为现实的种种压力和困境让她不得不在爱情与现实中做出选择。而诗句“尘埃一别杨朱路”则形象地描绘了离鸾离去的场景,表现了她在告别时的不舍和黯然神伤。 接着的“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两句则是用栀子树的果实来象征她们的爱情结晶。同时通过“试结同心”表达了离鸾对于将来重逢的期许,以及借此寄托对谢娘(很可能是指代她曾经的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离鸾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离鸾心中的深沉情感和无尽的思念。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女性在面对现实压力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不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鸾》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46年,正值晚唐时期。 在创作这首《离鸾》时,唐彦谦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直至晚年才获得一官半职,出任苏州长洲县尉。然而,尽管他终于实现了仕途抱负,但晚年生活仍不免困顿。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中对离情别绪有着深刻的体悟,因而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晚唐时期的唐朝已经步入衰颓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生疾苦等问题接踵而至。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人们对于离别的感慨愈发深沉。因此,唐彦谦的《离鸾》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广泛共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