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洛神

标题包含
洛神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他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 唐彦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唐俭是唐朝的一位官员,曾任尚书左仆射。唐彦谦自幼受到良好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间的神仙原本就有各自的境遇,何必在中途相遇呢?那只如惊鸿般短暂一瞥的鸟儿,曾经与游龙一同度过美好时光,却未曾留下任何牵绊。
去完善
释义
1. 人世:人世间;尘世。 2. 仙家:神话中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理想的境地。 3. 本自殊:原本就有所不同。 4. 何须:何必;不必。 5. 相见:见面;会面。 6. 中途:半路;半中间。 7. 惊鸿:受惊的鸿雁。比喻美女或稀有的人才。 8. 瞥过:匆匆看了一眼。 9. 游龙:传说中的龙。这里可以理解为指代那些非凡的人才。 10. 漫恼:随便烦恼。 11.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他诗才横溢,被誉为“才子”。 12. 一事无:一无所成。
去完善
赏析
《洛神》的创作者是唐朝诗人唐彦谦。这首诗以洛神(神话中的宓妃)为题,通过对洛神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 首句“人世仙家本自殊”,道出了人间与仙境的本质区别。诗人认为,人世间的事物与仙家的存在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没有必要去强求在这两种世界之间寻找平衡。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次句“何须相见向中途”,则是对这种无奈和向往的进一步阐释。诗人认为,人与仙本就有各自的世界,无需在人生的半途中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神仙生活。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 第三句“惊鸿瞥过游龙去”,描绘了洛神翩若惊鸿、婉如游龙的美丽形象。这句诗不仅展示了洛神的优雅风采,还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视。 最后一句“漫恼陈王一事无”,则借用了曹植(陈思王)对洛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遗憾和无奈的感慨。这句诗意味着,尽管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中的种种遗憾,但我们依然可以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洛神》这首古诗通过描绘洛神这一美丽的神话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这首诗既有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洛神》是唐朝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描绘美丽女神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左右的唐朝晚期。在这个时期,唐代诗人受到宫廷诗的影响,作品以华丽、富于装饰性为主要特点。 唐彦谦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然而,在晚年时,他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而被贬官,这使得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 在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在文学作品中,她们却常常被描绘成美丽的女神,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洛神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她是古代神话中的美丽女神,被誉为“美女之至”。因此,唐彦谦在这首诗中将洛神作为美的象征,以此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