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二首 其二
窗间梅熟落蔕,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直到云开日现,才猛然发觉盛夏已然来临。
去完善
释义
笋:竹笋,竹子的嫩芽;出林:指竹笋长高,超出原有的竹林高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小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交替时节的景致。前两句通过"梅熟"与"笋成"两个典型意象,生动展现了时光的流转。梅子成熟落地,竹笋破土而出,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体现了自然生命的律动。
后两句则巧妙地通过天气变化来表现季节更替。连日阴雨让人浑然不觉春天已逝,等到天晴时才发现夏天已经深入。这种"不知"与"方觉"的对比,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幻莫测,也道出了时光流逝的悄无声息。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悠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又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哲思,充分体现了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淳熙年间,彼时范成大正在苏州石湖闲居。诗人远离官场纷扰,在江南水乡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一年春夏之交,江南地区遭遇连绵阴雨,直至初夏才放晴。诗人漫步庭院,看到梅子成熟坠落,竹笋破土成林,感受到季节的悄然更替,不禁感慨时光流逝,遂写下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