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刘侍郎九日登女郎台

标题包含
和刘侍郎九日登女郎台
霜枝凋翠雁横秋,莫倚危楼动旅愁。 菊有清香樽有酒,茱萸不插也风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树枝上结满了白霜,大雁横跨天际。不要倚靠在高楼上引发旅行中的愁绪。菊花散发着清香,酒樽里盛着美酒,即使没有插茱萸,也有着独特的风情。
去完善
释义
《和刘侍郎九日登女郎台》程大昌 注释: 1. 刘侍郎:此处的“刘侍郎”是指刘禹锡,唐代诗人。 2.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3. 女郎台:位于陕西省华阴县,相传是古代美女毛嫱的墓冢。 4. 霜枝凋翠雁横秋:描述秋天的景象,"霜枝"指被霜覆盖的树枝,"凋翠"指绿色减退,"雁横秋"指秋天大雁南飞。 5. 莫倚危楼动旅愁:劝诫人们不要过分依赖高楼饮酒来消解旅途中的忧愁。"危楼"指高楼,"旅愁"指旅行途中的忧愁。 6. 菊有清香樽有酒:描述重阳节时,菊花清香,酒杯满溢。"菊有清香"指菊花香气浓郁,"樽有酒"指酒杯中盛满了美酒。 7. 茱萸不插也风流:表示即使没有佩戴茱萸,也能过上风雅的生活。"茱萸"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用来驱邪避疫。
去完善
赏析
首句“霜枝凋翠雁横秋”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借用了霜降、雁行等元素,让人感受到萧瑟的秋天气息。 次句“莫倚危楼动旅愁”告诫人们不要过度依赖高楼来排解旅行中的忧虑,暗含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哲学:“生活本就有其坎坷和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 第三句“菊有清香樽有酒”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饮酒,享受生活的美好。而“茱萸不插也风流”则是在诉说诗人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内在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刘侍郎九日登女郎台》是南宋诗人程大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程大昌生活于这个时期。 在淳熙年间,程大昌曾任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等职,后又因直言不讳被贬为江西转运副使。在此期间,他与刘侍郎一同登上女郎台,欣赏秋天的美景,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当时,南宋与金朝长期对峙,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程大昌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然而,他又能在这短暂的宁静时光中找到生活的乐趣,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矛盾的心态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