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善斋
切切松上风,齿齿泉下石。
零露晓沾衣,童山夜升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拂过松树的清风,静静滋润泉水的山石。
清晨的露水滴落在衣襟上,夜晚的山林蒸腾起雾气。
去完善
释义
1. 切切:象声词,形容风声。
2. 齿齿:排列整齐的样子。
3. 零露:降落的露水。
4.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5. 沾衣:落在衣服上。
6. 童山:无草木的山。
7. 夜升液:夜晚升起的水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松上风、泉下石的描绘,表达了山居生活的自然气息和宁静氛围。同时,通过“零露晓沾衣”和“童山夜升液”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随昼夜交替的自然变化。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善斋》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诗作,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然而,社会道德观念逐渐兴起,士大夫阶层开始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教育。
项安世,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诗人,曾任朝议大夫、中书舍人等职。他在官场生涯中,目睹了当时的种种弊端,深感痛心疾首。于是,他选择隐退,专注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以传播儒家思想为己任。
在《观善斋》这首诗中,项安世表达了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人的关爱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从而达到“观善”的目的。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民众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