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吕二子游西湖复次前韵五首
林仙金骨閟丘墟,松自萧森鹤自孤。
灵魄在天联傅说,遗书落世仰潜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林的幽深之处,埋葬着那位如黄金般璀璨的人物;松树依然繁茂,而鹤则独自生存。他的灵魂已升入天空,与传说中的傅说相连;遗留下来的书籍落到凡尘,使得我们仰望那深远的天空,对他的智慧充满敬仰。
去完善
释义
1. "林仙金骨":指晋朝的阮修,曾任建康令。他的故事传说他修炼成仙。“金骨”在这里指的是阮修的尸骨。
2. "閟丘墟":"閟"通"秘",意为秘密隐藏。"丘墟"指的是坟墓。这里整体表示阮修的墓隐藏在山林中。
3. "松自萧森鹤自孤":"萧森"形容松树茂盛的样子,"鹤自孤"表示鹤独自站立在一边。这里通过描绘松树与鹤来表现阮修墓地的荒凉和宁静。
4. "灵魄在天联傅说":"灵魄"指阮修的精神,"傅说"是古代著名的贤臣,这里比喻阮修的精神和傅说一样高尚。
5. "遗书落世仰潜天":"遗书"指阮修遗留的诗文,"落世"表示流传到世间,"仰潜天"形容人们对阮修遗书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徐吕二子游览西湖时,缅怀古代圣贤的场景。诗人以金骨林仙为引,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松柏的萧森和仙鹤的孤傲,象征了这些古人崇高的品质和精神。接下来的诗句将他们的灵魂与天上的星宿相联系,赞美了他们在人世间的贡献。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对古人遗留书籍的尊重,认为这些书籍是通往智慧的桥梁,使后人能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先人的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徐吕二子游西湖复次前韵五首》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共计五首。这组诗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
在陈造生活的时代,即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靖康之耻后,南宋偏安江南,朝廷对金采取妥协政策,求和苟安。然而,这也使得南宋的文化、经济得到了一定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陈造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陈戬是一位文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陈造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他的生活中,他曾多次游览西湖,并与友人一起欣赏湖光山色,抒发感慨。
这组诗歌正是陈造在游历西湖的过程中,与友人共同创作的。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