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天变相赞
横两腕中杵,现堆云里身。
权中示权处,依旧是天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手横在胸前,好像堆云里的身躯。
权力中显示出权力的位置,依然如故的天命之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韦驮天:佛教中的一位护法神,被称为“护世金刚”。他形象威武,手持金刚杵,维护着佛教的安宁。
2. 变相赞:在佛教中,变相是指将佛像、佛经故事等内容绘制成图画,用于宣传教义。变相赞就是对此类图画的赞美诗。
3. 横两腕中杵:描述韦驮天的形象特征。韦驮天两手横握金刚杵,显示出他的威武与力量。
4. 现堆云里身:形容韦驮天的身形高大,如同站在云端之中。
5. 权中示权处:指韦驮天在佛教中担任护法的职责,体现了佛法的权威。
6. 依旧是天人:表示韦驮天的形象虽然威武,但他仍然是一位天人,具有超凡的神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韦驮天变相赞》,是诗人释广闻为赞美韦驮天所作。诗中的“韦驮天”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又称“韦陀天”或“韦陀菩萨”。在佛教寺庙中,通常可以看到韦驮天的塑像,他手持金刚杵,身着盔甲,威武庄严。
首先,“横两腕中杵”描绘了韦驮天的形象特征,即在双手横握金刚杵的姿态中展现了他的威严与力量。“横”字表现出一种稳定、从容的姿态,体现出韦驮天坚定的信仰和守护佛法的决心。
其次,“现堆云里身”描述了韦驮天的形象变化。这里的“堆云”象征着韦驮天的神圣地位,以云比喻其高洁的品质。而“里身”则表达出韦驮天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使人对他充满敬畏之心。
接着,“权中示权处”揭示了韦驮天的智慧和慈悲。韦驮天在佛教中有“三洲感应使”之称,意指他能在世间的智慧和觉悟中传达佛陀的教诲。这里诗人通过“权中示权”的表述,赞美了韦驮天的智慧与权威,同时也强调了他在弘扬佛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依旧是天人”表达了诗人对韦驮天的敬意和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诗人认为,尽管韦驮天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但他仍然保持着天人的身份,体现了人与神的和谐统一。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韦驮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修行者和凡人都能达到这种至高境界的期许。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韦驮天形象的生动描绘,赞美了他的威严、智慧和慈悲,以及他在弘扬佛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修行者和凡人都能达到这种至高境界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世纪的唐朝时期,佛教学者释广闻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韦驮天变相赞》。在这段时间里,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和学者都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
释广闻本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佛法,著书立说。在他的生活中,他曾多次游历名山古刹,参访高僧大德,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都非常深刻。他的诗歌作品,尤其是这首《韦驮天变相赞》,充分展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独到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在公元9世纪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繁荣。这一时期的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事件,但在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广闻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