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哭仲子

标题包含
哭仲子
一日死生隔,平生父子休。 暮龄逢逆境,老泪湿清秋。 浪急珠沉海,天昏壑失舟。 烟霄落雕鹗,天廐丧骅骝。 万里车轴折,百年江汉流。 吾生今已矣,世事付悠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一天生死相隔,一生父子情谊不再。 晚年遇到逆境,老泪洒满秋色。 波涛汹涌时明珠沉入海底,天空昏暗时山壑失去小舟。 鹰雕坠落于云霄,天厩失去了骏马。 长长的车轴折断在万里之外,百年的江河仍在流淌。 这一生已到尽头,世间事就交给时间吧。
去完善
释义
《哭仲子》:宋末元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黄溍所作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晚年与儿子生死相隔的悲痛情景,通过对比两人之间的情感与天地自然的变化,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注释: 1. 暮龄:指老年,晚年。 2. 珠沉海:比喻珍贵的东西消失,这里是说作者的儿子离世。 3. 雕鹗:鹰的一种,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4. 天廐:古代皇帝养马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人才的培养之地。 5. 车轴折:形容车子坏掉了,这里暗含作者人生道路的坎坷。 6. 江汉流: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广阔的世界。
去完善
赏析
《哭仲子》这首诗表达了对亡子的悲痛与哀伤。首联以“一日死生隔”描绘出骤然失去儿子的巨大打击,而“平生父子休”则表现出生死之间的永别让父子之情瞬间消失的无常之感。颔联通过“暮龄逢逆境,老泪湿清秋”表达诗人晚景悲凉的心境。颈联中的“浪急珠沉海,天昏壑失舟”象征孩子生命的陨落,如明珠沉海,令人惋惜不已。“烟霄落雕鹗,天廐丧骅骝”则暗示诗人的期望破灭,如同雄鹰坠落,名驹病逝,心中的失落难以言表。 尾联中的“万里车轴折,百年江汉流”将诗人对孩子的思念比喻为漫长无边的江水流逝,最后两句“吾生今已矣,世事付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离世的无奈与悲痛,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感染力极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仲子》是南宋诗人姜特立所作。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这一年姜特立已经65岁。此时,他的次子姜仲去世了,这对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姜特立将悲痛之情寄托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在姜特立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国家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金国的侵扰使国家的政治、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特立以一己之力投身于教育事业,希望通过培养人才来振兴国家。然而,他的儿子姜仲的离世使他倍感悲痛,也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姜特立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和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忧虑和悲愤。他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儿子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失去儿子的痛苦。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