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蝉

标题包含
咏蝉
绿荫深处汝行藏,风露从来是稻粱。 莫倚高枝纵繁响,也宜回首顾螳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树荫的深处你可以隐藏行踪,风露滋养着稻谷和高粱。 别倚靠在高枝上随意发出声音,也应该回头看一眼背后的螳螂。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陆蒙老:即陆龟蒙,唐朝诗人,字蒙叟,号天随子,苏州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诗多揭露现实黑暗、表达个人失意的作品。 2. 绿荫:绿色的树荫。 3. 汝:指蝉。 4. 行藏:行踪、隐藏处。 5. 风露:风雨露霜。这里是指蝉的食物来源。 6. 稻粱:稻谷和高粱,泛指食物。 7. 莫倚:不要依靠。 8. 高枝:高高的枝头。 9. 纵繁响:放纵地发出繁多的声音。 10. 宜:应该。 11. 回首:回头看。 12. 顾:注意,留意。 13. 螳螂:昆虫,捕食害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蝉这一昆虫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和行为特点的观察与思考。首句“绿荫深处汝行藏”,描述了蝉在茂密的树木中隐藏行踪的生态习性;次句“风露从来是稻粱”,表现了蝉依赖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生活需求。诗人巧妙地将人类社会中的道德观念投射到蝉的身上,第三句“莫倚高枝纵繁响”,告诫蝉不要过于依赖有利的环境,否则容易招致灾祸;末句“也宜回首顾螳螂”,揭示了蝉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螳螂,并提醒它要时刻警惕潜在的威胁。全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出诗人对生活中现象的深度思考,并对那些过于自信而忽视潜在危机的人给予警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蝉》是唐代诗人陆蒙老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在这个时期,陆蒙老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生活中的点滴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他通过观察蝉这一自然现象,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 在唐朝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才情,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陆蒙老通过对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