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缃桃花树下,记罗袜、昔经行。
至今日重来,人惟独自,花亦凋零。
青鸟杳无信息,遍人间、何处觅云軿。
红锦织残旧字,玉箫吹断馀声。
销凝。
衣故几时更。
又谁复卿卿。
念镜里琴中,离鸾有恨,别鹄无情。
齐眉处同笑语,但有时、梦见似平生。
愁对婵娟三五,素光暂缺还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盛开的缃桃花树下,曾记得那双罗袜,曾经行过此处。时至今日故地重游,只剩独自一人,花儿也已凋谢。美丽的青鸟音信全无,茫茫人海,哪儿才能寻觅到你乘坐的那驾云车呢?红色的锦缎上编织着过往的记忆,而玉箫却只留下断断续续的声音。沉浸在往事之中,那身旧的衣裳早已破败不堪。又有谁能再像以前那样亲近你呢?抚今思昔,铜镜中留下了曾经的旋律,分别的鸾鸟满怀遗恨,孤独的鸿鹄却难抒深情。回忆着我们一起欢笑的时光,只能偶尔在梦中重温那些美好的日子。看着盈盈月宫中的嫦娥和桂树,心中的忧愁却无法消除,只是暂时被月亮的盈亏遮盖而已。
去完善
释义
1. 缃桃:指浅红色的桃花。
2. 罗袜:丝织品的袜子,这里借指鞋子的痕迹。
3. 行:行走,这里指走过的地方。
4. 惟独:只身一人。
5.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常作为传递消息的使者。
6. 信息:音信,消息。
7. 云軿:神话传说中神仙乘坐的车子,这里喻指爱人或亲人。
8. 红锦织残旧字:指在红色的锦缎上织出的旧日的字迹。
9. 玉箫:用玉石制成的箫,比喻乐器。
10. 馀声:遗留下的声音,这里指曾经美好时光的回忆。
11. 销凝:消散忧郁情绪。
12. 衣故几时更:形容衣服破旧,暗示时间流逝。
13. 卿卿:原指对女子的昵称,这里代指作者的爱人。
14. 离鸾有恨:离鸾是离别的鸾鸟,这里的“恨”指的是离别时的悲伤情感。
15. 别鹄无情:别鹄即别的天鹅,这里与“离鸾”相对应,表示离别时的无情。
16. 齐眉处同笑语:形容夫妻间和睦相处,共同欢笑。
17. 婵娟:形容女子美丽,这里可以理解为月亮。
18. 三五:农历十五,指月圆之时。
19. 素光:月光。
20. 盈:满,这里指月光圆满。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慢》是一首描绘离别之苦的词作,词人在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对现实的离别感到悲痛。在词的上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昔日相会的缃桃花树下重游故地,感慨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消逝,人面桃花已非往昔。同时,词人也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感叹无法与她重逢。下片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之痛的体会,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通过对镜观己、抚琴思人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以月光的圆缺喻指人生的离合,表达出词人对相聚和离别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词情感深沉,婉约动人,充分展示了词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是南宋著名词人王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当时南宋王朝偏安一隅,金兵入侵,国家内外交困。
王炎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曾投身抗金事业,后因故被贬。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民众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王炎的创作密切相关。南宋时期,虽然经济文化相对繁荣,但政治腐朽、民族矛盾激化,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心怀忧国之情。在这种背景下,王炎以诗词为武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