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上

标题包含
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雨充足,高田一片白茫茫;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就起来耕种。人和牛的力气都用尽了,天边仍不见一点曙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田上:田野之上,这里指农田。2. 崔道融: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诗人。3. 雨足:雨水充足。4. 高田:地势较高的田地,有利于排水。5. 披蓑:披着蓑衣,蓑衣是用棕丝编织而成的防雨器具。6. 半夜耕:在半夜时分耕种。7. 力俱尽:人和牛的力气都耗尽了。8. 东方殊未明:东方的天空还未明亮起来。
去完善
赏析
《田上》是唐代诗人崔道融所写的一首描绘农耕场景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耕作的场景,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首句“雨足高田白”,点明了气候特点:春雨充足,使得田野一片白色。这里的“白”既指雨水滋润后的土壤颜色,也暗示了庄稼的生长状态。 次句“披蓑半夜耕”,描述了农民在夜间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冒着春雨进行耕种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品质,还体现出他们对于农事的敬畏和热爱。 第三句“人牛力俱尽”,强调了农民与耕牛共同努力的画面。人与牛都使出了全身的力量,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末句“东方殊未明”,意味着虽然天还没有亮,农民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劳动。这既表现了农民勤奋的品质,也揭示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默默付出的精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上》是唐代诗人崔道融所作的田园诗,描绘了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景色和劳动情景。 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此时的唐朝已进入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作者崔道融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即有文名,但步入仕途后却未能如愿以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更多地关注民生疾苦,并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田上》一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展示了当时农村的朴素生活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