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琼花引

标题包含
琼花引
后土祠前车马道,天人种花无瑶草。 英云蕊珠欲上天,夜半黄门催进表。 酒香浮春露泥泥,二十四桥色如洗。 阴风吹雪月堕地,几人不得扬州死。 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阆风晓无迹。 苍苔染根烟雨泣,岁久游魂化为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翱(1249年-1311年),字皋羽,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诗人,与文天祥、邓剡并称为“宋末三杰”。 谢翱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后来他投身抗元事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祭祀之地,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而在天地间却寻不到名贵的花草。花儿如同英云一般,努力开放想要冲上天空,在夜半时分,宫中的太监催促着奏折的呈递。美酒漂浮于春天的露水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而二十四桥的颜色更是清澈如洗。寒冷的风吹散了雪和月亮,令人向往的扬州也消逝无踪。孤独贞洁的心灵难以被理解,夜晚归隐到阆风仙境中,早晨则了无痕迹。岁月悠久,连青苔都浸染了烟雨的痕迹,化作绿色的灵魂。
去完善
释义
1. 后土祠: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祠庙之一。 2. 天人:这里指仙人。 3. 瑶草:传说中的一种仙草,寓意美好。 4. 英云蕊珠:指琼花的美丽花瓣和花蕊。 5. 黄门:汉代称宦官为黄门,这里借指皇宫中的官员。 6. 进表:指向皇帝上疏言事。 7. 酒香浮春露泥泥:形容酒的香气四溢。 8.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是古代的著名景点。 9. 阴风:形容寒冷的北风。 10. 苍苔:一种绿色的苔藓植物。 11. 阆风:古地名,现指江苏扬州一带。
去完善
赏析
《琼花引》是南宋诗人谢翱的一首描绘琼花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琼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后土祠前车马道,天人种花无瑶草”,描绘了琼花生长的地方,强调其尊贵与独特。诗人以车马道比喻繁盛景象,突出了琼花的珍贵和独特之美。颔联“英云蕊珠欲上天,夜半黄门催进表”,写琼花的美丽和高贵。英云、蕊珠都是形容琼花的美丽,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琼花灵性和生命。颈联“酒香浮春露泥泥,二十四桥色如洗”,描绘了琼花盛开的情景,表达出琼花的娇艳和纯洁。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琼花的美丽与车水马龙的场景相互映衬,使琼花的美更加突出。 尾联“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阆风晓无迹。苍苔染根烟雨泣,岁久游魂化为碧”,则表达了对琼花的赞美之情。诗人用“孤贞抱一”来形容琼花的品质,表现出琼花独立傲霜的精神风貌。诗人以“苍苔染根烟雨泣,岁久游魂化为碧”收尾,暗示了琼花虽美,但终究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整首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充满了深沉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琼花引》是南宋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琼花的凋零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谢翱生于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南宋朝廷软弱无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曾担任州县官职,后因战乱和宦海风波而离职。在这首词中,他以琼花的凋谢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南宋末年这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谢翱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在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民众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背景下,他创作了《琼花引》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