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种小梅树今年未著花但春来绿阴乱眼每过
水边移得竹边栽,树小条新花未开。
绿叶参差须细看,尚疑低处有青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水边移植了一株竹子,树型娇小且枝条新鲜,花朵尚未盛开。
参差的绿色叶子需要仔细欣赏,仿佛低处还有青梅果实一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刚中:南宋大臣,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等职,擅长诗词创作。
2. 小梅树:指一种梅花树,因其树苗较小而得名。
3. 著花:开花。
4. 春来绿阴乱眼:春天来临时,梅树的绿色叶子使人眼花缭乱。
5. 每过:每次经过。
6. 水边移得竹边栽:从水边移植竹子到梅树旁边种植。
7. 树小条新:指梅树树苗还很小,枝条还很新鲜。
8. 花未开:指梅树还没有开花。
9. 绿叶参差:绿色的叶子参差不齐。
10. 须细看:需要仔细观看。
11. 尚疑低处有青梅:仍然怀疑低处的绿叶中隐藏着尚未成熟的青梅果。
去完善
赏析
《窗前种小梅树今年未著花但春来绿阴乱眼每过》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来临时,诗人窗前的小梅树尚未开花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梅花树的生机勃勃和春天的气息。同时,通过对绿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窗前种小梅树今年未著花但春来绿阴乱眼每过》出自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诗集。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期,也是诗人们抒发个人情感、观察社会现象的重要时期。郑刚中,字亨仲,福建福州人,他才华横溢,通晓经史,兼擅诗赋,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因素,他的诗才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郑刚中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正值北宋中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但是,在这个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也隐藏着许多危机和矛盾。一方面,士大夫们过着闲适的生活,欣赏着窗前的梅花,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社会的压力,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忧虑。郑刚中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虽然身处其中,却无法摆脱这种忧虑。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他以窗前的小梅树为切入点,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梅树的绿阴景象,表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刚中作为一个文人的深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