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永遇乐(夏至)

标题包含
永遇乐(夏至)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居士,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南宋四贤相之一。 史浩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年仅...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随着岁末将至,我们有幸欢聚一堂,共享美酒佳肴,陶醉在喜庆的氛围中。然而想到这世俗人间,四季轮回,冷热交替无常,恰似一个患着慢性疾病的病人,时而严寒凛冽,时而又热气腾腾。人生百年,一年一次的疾病发作难以预防,两鬓白发苍苍,已然成为了岁月的痕迹。唯有炼丹术士们探寻的长生不老药,或许能让他人的生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世事如同阴阳变换一般复杂多样,需要我们学会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永遇乐·夏至》:宋代词人史浩的作品,主要描述了夏至时的情景与心境。 2.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指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刺绣的进度会减慢,同时这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3. 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能享受美食,适时地享受喝酒的乐趣。 4. 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感叹世间四季更替,就像病痛中的生理反应一样,寒冷后又发热。 5. 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疟疾是周期性的冷热病,这里的比喻说明世间冷暖交替如同疟疾的症状。 6.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人生短暂,每年一次的冷暖变化是无法避免的。 7. 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随着年龄增长,头发逐渐变白。 8. 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借助炼丹术,求得永恒的生命。 9. 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以阴阳五行的观点来看待人生的起伏。
去完善
赏析
《永遇乐·夏至》这首词的主题是观察和反思生命的历程。在古人的观念中,冬至和夏至是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分别代表着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期。而人的一生也有这样的时刻,如同染上疟疾般痛苦挣扎,却又像冷热交替的节气一样无法抗拒。 史浩用“日永绣工,减却一线”来形容夏至的到来,意思是白昼渐渐缩短。而他又以酒后的微醺为比喻,表达出在节日里寻求欢乐的人生态度。同时,他提醒我们人生的病痛与磨难是无法避免的,就像春夏秋冬的自然轮回。白发苍苍的我们,都曾在命运的磨炼中成长。因此,只有学会在炉内炼丹,调整心态,培养一颗坚韧的心,才能在人生的泰然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永遇乐·夏至》是南宋著名文人史浩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74年左右。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南宋偏安一隅。尽管外部形势严峻,但南宋朝廷却沉湎于奢侈淫靡的享乐生活中,史浩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对此深感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史浩的人生经历也相当丰富。他曾历任地方官,政绩显著,后入朝为相,主张抗金恢复故土,力主励精图治、节俭用度。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完全实现,最终因与权臣韩侂胄政见不合而被排挤罢相。晚年回乡,专心著述和慈善事业。 在创作这首《永遇乐·夏至》时,史浩可能正身处京城临安,目睹着皇家的骄奢淫逸,同时忧虑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他借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盛世不再的担忧。通过描绘夏日的风光和人事变迁,史浩传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和遗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