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河汉下平野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银河落在宽阔的原野上,香雾伴着西风吹起。空中悬浮着千座山峰,银色的月宫正位于中间。时常遗憾每年的这个夜晚,喝醉了也没人陪着唱歌欢呼,如今竟然有幸和你共度。不要惋惜时光已晚,因为很容易就能感知到梧桐叶落的时节。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试着向天空发问。想象那玉斧刚刚砍过的月亮,再次照亮了广寒宫。让我们把这清朗的光亮分享给千里之外的人们,不要让微云玷污它,帮我洗净长空。虽然年纪大了,但我的激情仍在,但愿不会被人笑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河汉:银河。
2. 西风:秋风。
3. 倚空千嶂: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4. 银阙:指月亮。
5. 醉倒歌呼:形容狂欢作乐的场景。
6. 和:唱和,附和。
7. 莫恨岁华晚:不要责怪时光流逝。
8. 感梧桐:化用古诗“一声梧叶一声秋”的意境,表示秋天的到来。
9. 清影:指月光。
10. 玉斧:传说中砍伐桂树的斧子。
11. 广寒宫:月宫。
12. 微云:天空中的云彩。
13. 洗长空:使天空更加明亮。
14. 老去:年纪大的时候。
15. 狂犹在:仍保持狂放不羁的性格。
16. 衰翁:老年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诗人仰望银河、倚空观山的情景,寓意着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通过“河汉下平野”这一句表现出辽阔无垠的宇宙景象,反映了诗人心胸宽广。同时,以“银阙正当中”表达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下片主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中秋夜晚欢歌笑语的场景,以及诗人自信、豪放的个性和心态。通过“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展现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紧接着的“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从容应对的心态。最后,诗人希望用“洗长空”的方式展现出他豁达的心胸和磅礴的壮志,进而体现出诗人晚年依旧豪情满怀的气概。
整首词风格豪迈,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及人生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感叹世事沧桑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河汉下平野》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北宋末期,此时正值宋金和战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作为南宋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叶梦得历经世事沧桑,对时局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正处于南宋初年,当时金兵南侵,宋室南渡,山河破碎,百姓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叶梦得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他深感国家危难,但又无力回天,因此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
同时间段内,叶梦得作为一名文人官员,他的政治生涯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要职,但因与权臣秦桧政见不合,被贬谪至江西。在江西期间,他关注民生,兴修水利,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这首词正是他在江西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