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 其二
尽日看山不厌山,白云飞去又飞还。
傍人莫指云相似,云自无心我自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天欣赏山峰仍觉得不尽兴,云朵飘去又飘回。
别的人可能觉得云朵相似,但云朵并无刻意,我独自逍遥自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尽日:整个白天;一整天。
2.看山:观赏山峰;欣赏山景。
3.不厌: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4.白云:蓝天中飘浮的白色云团。
5.飞去:向远处飘移;飞离原地。
6.飞还:迅速回到原来的地方或位置。
7.傍人:周围的人;旁边的人。
8.莫指:不要指出;不要指明。
9.云相似:与云朵相似;像云朵一样。
10.无心:没有用心;漫不经心。
11.我自闲:我自己悠然自得。
去完善
赏析
《梦中作 其二》是一首描绘作者心灵境界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前两句“尽日看山不厌山,白云飞去又飞还”表现出诗人对山的深情厚谊,以及观察细致的生活态度。“尽日看山不厌山”意味着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他都沉浸在山的世界中,对山的形象、形态、性格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白云飞去又飞还”则显示出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总是生生不息。
后两句“傍人莫指云相似,云自无心我自闲”则是诗人的自省和对生活的感悟。别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相似,而诗人却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这种内心世界的宁静与从容,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是对个体人生的深入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无尽魅力的独特感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中作 其二》是南宋诗人刘允创作的一首描绘梦境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南宋朝廷的内部矛盾加剧,皇帝宋光宗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正常履行皇帝的职务,这使得朝政逐渐陷入混乱。这一时期的刘允也深受其苦,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目睹了民间疾苦,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和痛心。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允在梦中创作了这首诗篇,以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梦境为引,通过对梦中的景象进行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