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暖触衣襟漠漠香,闲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廻首东风一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触碰衣物散发出暖暖的香气,闲暇时漫步在梅花柳树之间感受无尽的芬芳。几枝艳丽的梅花轻拂过美酒,仿佛是文章美酒的化身;半里的红艳点缀着墙壁,犹如屈原笔下《离骚》般美妙。整日里无人陪伴心中难免有些惆怅,偶然一场春雨又让人感到一丝丝凉意。回首望去,故乡的山下依旧如故,而春天的东风吹来却让人痛断肝肠。
去完善
释义
1. 漠漠香:形容香气浓烈。漠漠是弥漫、浓郁的样子。
2. 闲梅遮柳:指春天的梅花和柳树。“闲”在这里的意思是自在,悠闲,表示梅花和柳树的自由自在的状态。
3. 不胜芳:无法抵挡住花香的意思。胜,承受、抵挡;芳,香气。
4. 艳拂文君酒:暗含了卓文君的故事,她是古代的美女,传说她在月下弹琴时,梅花飘落在她的酒里,使酒也变得美丽。艳拂,鲜艳的花瓣飘散的样子。
5. 红欹宋玉墙:宋玉的墙头挂着红色的花瓣。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故事中常出现美丽的景色和美女。红欹,红色的花瓣斜挂在墙上。
6. 尽日无人疑怅望:整天天都没有人,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惆怅地观望。尽日,一整天;无人,没有人的踪迹;疑,怀疑,猜测。
7. 有时经雨乍凄凉:有时候经过一场雨后,突然感到一丝凄凉。乍,突然,一下子;凄凉,冷落,失意的情感。
8.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到故乡的山下,一切还是老样子。旧山,故乡的山;还如此,依旧如故,没有什么变化。
9. 廻首东风一断肠:回头看到春风吹过,心中充满了忧伤。廻首,回头看;东风,春风;断肠,形容极度忧伤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桃花》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的娇美与孤独。诗人以“暖触衣襟漠漠香,闲梅遮柳不胜芳”开篇,通过触觉和嗅觉来表达桃花的香气四溢,同时借梅花、柳树的衬托来凸显桃花的艳冠群芳。接下来,诗人以“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描绘桃花的色彩艳丽,桃树枝繁叶茂地生长在文君酒坊旁,以及绵延半里的红色桃树倚靠在宋玉的院墙上,形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画面。
然而,美丽的事物总是令人惋惜。诗人在后半部分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虽然桃花灼灼,但是却没有人为之驻足观赏,有的只是无人问津的落寞;而春雨的到来,更让这景象显得分外凄清。诗人最后以“旧山山下还如此,廻首东风一断肠”作结,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一树繁华桃花背后隐藏的寂寥与惆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隐的《桃花》诗是一首描绘桃花盛开景象的诗篇,富有浓厚的哲理意味。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晚唐时期,大约公元9世纪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和战乱,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
罗隐是晚唐著名文学家,他的一生坎坷不平,曾屡次科考不第,后又遭遇战乱,使得他的文学创作充满了悲观情绪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罗隐却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了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桃花》一诗中,罗隐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他以桃花的形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和美丽,通过对比桃花的绚烂与凋谢,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悲剧性。这种对生命哲学的思考,正是晚唐时期文人墨客普遍关注的话题。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