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趣十二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幽趣十二首 其三
幽趣无人会,须还我独亲。 开书风为揭,得睡懒相因。 雨后竹色净,月中梅意真。 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幽静的乐趣无人领略,只有我自己能体会其中奥妙。 翻开书本,感觉有清风拂面而来,我在睡觉中的慵懒也是同样的惬意。 雨后的竹林更加清新脱俗,月光下的梅花显得更加真切动人。 这座北山的美丽景致,不要责怪那些尚未归来的人儿啊。
去完善
释义
1. 幽趣:深奥的、难以捉摸的趣味或旨趣。这里指作者在独处时感受到的乐趣。 2. 会:理解、领会。 3. 须还我独亲:表示只有作者自己才能领会这种幽趣。 4. 揭:翻开。 5. 因:依赖,凭借。 6. 净:纯净、纯洁。 7. 真:真实、质朴。 8. 莫怨:不要抱怨。 9. 未归人:没有回家的人,这里是诗人自比。
去完善
赏析
郑刚中的《幽趣十二首 其三》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表达出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幽趣。 “幽趣无人会,须还我独亲”,诗人开篇便表达了他的独特心境:即使没有人理解他的追求,他也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独自享受这种幽趣。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细节:“开书风为揭,得睡懒相因。”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传达了他在阅读时的心境——悠然自得,无牵无挂。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展示他内心的宁静:“雨后竹色净,月中梅意真。”雨后的竹子更加青翠,月光下的梅花显得格外真实。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诗人以“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作结,表达对故乡景色的怀念之情。这既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未能归乡的遗憾。然而,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因为他深知这是自己的生活选择,是自己所珍视的幽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趣十二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公元1147年前后,正值南宋初期,即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动荡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刚中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就声名鹊起。然而,在北宋末年,他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回乡,后来又在南宋初年被任命为地方官员,治理一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后来又被贬谪到偏远的福建地区。 在这首诗中,郑刚中以描绘乡村风光为主,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刚中对自然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他在那个动荡时代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