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度清霄

标题包含
度清霄
一更一点一更初。 城门半掩行人疏。 茅庵潇洒一事无。 孤灯相对光清虚。 蒲团安稳身不拘。 跏趺大坐心如如。 月轮微出天东隅。 空中露出无名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继先,字嘉闻,号敬轩,又号静闻,元朝末年著名学者、教育家。他生于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享年91岁。 张继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时光流转,进入了夜晚的第一阶段——一更。 此刻,城市的城门已经关闭,行人稀少。在远处的一座茅草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屋内,只有一盏孤灯相伴,散发出微弱而清澈的光芒。在这个寂静的夜晚,主人公正端坐在蒲团上,身心放松,心境平静如水。 他双盘打坐,专注地观照内心的念头,如同月光下的水面一样平静无波。在这份宁静中,月亮缓缓从东方升起,天空中透露出一股神秘的光辉,照亮了这片黑暗。 这一刻,主人公的心似乎与这宁静的夜空融为了一体,心中涌现出一份无法言喻的妙悟和喜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度清霄:题目,指度过清静的夜生活。 2. 一更一点一更初:描述时间,半夜刚过,已进入新的一更。 3. 城门半掩行人疏:城门已关闭一半,行人稀少。 4. 茅庵:简陋的小屋,这里指诗人自己的住所。 5. 孤灯相对光清虚:孤独地面对一盏灯火,光线微弱。 6.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圆形坐垫,用于盘腿坐禅。 7. 安稳身不拘:保持身体稳定,不为外物所动。 8. 跏趺大坐心如如:盘腿打坐,内心平静。 9. 月轮:指月亮。 10. 天东隅:东方天空。 11. 空中露出无名珠:比喻明亮的月光洒向天空。
去完善
赏析
《度清霄》张继先的这首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修行中的所见所感。初更时分,城门半掩,行人稀疏,茅庵里一片宁静。孤独的心在灯火下得到慰藉,内心与外境和谐相处。随着夜色渐深,天空露出一轮明月,宛如一颗无名的宝珠,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美。整首词意韵悠长,词人以自然景色和内心的静谧诠释了修行者的信念与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度清霄》是宋代著名诗人张继先的一首古词。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左右的宋代初期,正值战乱平息、国家统一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张继先作为一位心怀家国的文人,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沧桑巨变,对家国团圆有着深深的渴望。 在《度清霄》中,张继先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盼望国泰民安的愿景。月亮作为一种象征,既代表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期盼。此外,词中还透露出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初期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措施,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然而,在这个时期,民间的生活依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许多百姓仍处于贫困之中。因此,张继先的这首词不仅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也是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