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立春日作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年的时光在巴山道路上飘零,衣襟沾满了尘土和破旧的帽子。身体如同在西瀼渡头的云彩一般漂泊无依,忧愁如同瞿塘关上的芳草一样无边无际。春天里的美食美酒年复一年都是那么美好,试着戴上那象征春天的银幡尽情畅饮吧。今天大家都长了一岁,不是我一个人在这人世间变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巴山:即大巴山脉,位于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和重庆西部一带。
2. 西瀼(làng)渡:地名,位于湖北宜昌。
3. 瞿塘关:古关隘名,位于长江三峡之首的夔门处,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4. 春盘:古代立春时节食用的应节食品,通常包括糕点、果品、糖果等。
5. 春酒:指春节期间酿制的酒,寓意喜庆吉祥。
6. 银旛:古代立春时挂的一种彩带,有驱邪祈福之意。
7. 判:预料,断定。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立春日作》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词,此词以立春日为契机,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全词共分为上下两阙。
上阙以“三年流落巴山道”起句,短短七字,概括了陆游的艰辛遭遇。“破尽青衫尘满帽”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落魄形象。接下来“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他身处困境、心含忧愁的形象。
下阙首句“春盘春酒年年好”从立春的习俗写起,看似平淡,却蕴藏着深深的感慨。随后两句“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更是激情满怀,通过比较自己和他人的年纪增长,透露出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深切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立春日作》是南宋诗人陆游于公元1188年立春之日创作的词牌作品。这一年,陆游已经54岁,正处在人生中年阶段,官职为严州知州。在此之前,他曾因为力主抗金而遭到排挤,一度被贬谪出京。虽然他的忠君报国之志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并未消磨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国的侵略之下,偏安江南一隅。然而,尽管北方领土丧失,政权岌岌可危,南宋朝廷却依然沉迷于歌舞升平、宴乐寻欢的生活之中,对北伐中原之事犹豫不决。这一现象使陆游深感痛心。
在这样的情境下,陆游借立春之日的节日氛围,以《木兰花·立春日作》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慨和对朝廷的不满。他以立春的节气变化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隐喻民族精神的觉醒和重整河山的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