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弱弱谁氏子

标题包含
弱弱谁氏子
弱弱谁氏子,鲜鲜一何姝。 来奔富人家,妻与富人俱。 严粧问夫子,我岂彼室如。 夫子笑遣之,彼宁与汝都。 升堂由阼阶,德色溢以舒。 亲宾不敢笑,退语相嚱吁。 髙堂聚群婢,唯诺相咨睢。 家事忽不图,顾指取自如。 朝令拆柱薪,暮遣藩篱除。 风雨半夜来,百衅生不虞。 屋压盗随至,夫死别嫁夫。 东邻有淑子,惟不事铅朱。 端居待人求,正色不敷腴。 清镜见白发,行媒不顾闾。 不知爱妻人,取舍何异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令(1032年-1059年),字逢源,号钟山子,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南京,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 王令年轻时曾师从王安石,深受其影响。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以诗歌最为著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稚嫩谁家的姑娘,鲜妍美丽又动人。 投奔富贵人家,成为富豪的妻子。 梳妆整齐问丈夫,我难道不如她吗? 丈夫笑着让她走,他宁愿与你共舞。 登堂入室从主阶,神情洋溢舒畅。 亲戚宾客不敢笑,退下时议论纷纷。 高大的厅堂聚集众多侍女,只有应诺相互依赖。 家里的事务都不考虑,手指一点就能办到。 早晨命令拆除柱子上的柴火,傍晚就派人除去藩篱。 风雨在半夜来临,种种问题都无法预料。 房屋倒塌盗贼随之到来,丈夫离世妻子另嫁。 东边邻家有贤良的姑娘,她不施粉黛。 端正地坐在那里等待别人的求助,表情严肃不肯取悦他人。 镜子映出满头白发,却没有媒人上门。 不知道宠爱妻子的方法,选择放弃又有什么区别呢?
去完善
释义
《弱弱谁氏子》是北宋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一个“弱弱”女子的描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弊端。下面是对这首诗中部分字词的注释: 1. 弱弱:柔弱的样子,这里形容女子体态娇柔。 2. 鲜鲜:鲜艳,这里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 3. 姝:美丽,这里形容女子的美貌。 4. 来奔富人家:指女子嫁入富贵人家。 5. 严粧:浓妆艳抹。 6. 夫子:指富家主人。 7. 笑遣之:笑着打发她走。 8. 都:停止,这里是不要继续纠缠的意思。 9. 阼阶:古代建筑正门两侧的高台,主阶在东,宾阶在西。 10. 德色:自以为有美德的神态。 11. 溢以舒:非常得意的样子。 12. 亲宾:亲戚和宾客。 13. 嚱吁:大声感叹。 14. 唯诺:答应的声音,这里形容女子对婢女发号施令。 15. 咨睢:商议,商量。 16. 忽不图:突然没有想到。 17. 顾指:指挥如意。 18. 拆柱薪:拆除柱子当柴烧。 19. 藩篱: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篱笆。 20. 不虞:意料之外的事情。 21. 百衅生:各种麻烦接连不断。 22. 屋压盗随至:房屋倒塌时强盗趁机闯入。 23. 别嫁夫:改嫁他人。 24. 东邻有淑子:东边邻居有一个贤良的女子。 25. 铅朱:铅粉和胭脂,化妆用的材料。 26. 端居:静静地待在家里。 27. 敷腴:涂抹脂粉。 28. 行媒:替人说媒。 29. 顾闾:光顾邻里。 30. 爱妻人:喜爱追求声色享受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诗。诗中的弱弱者是指那些依附权贵、毫无尊严的人,他们为了生存,不惜卖身为奴,甚至在富贵人家中沦为妻子。诗人通过描绘弱者的形象,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公。同时,也通过对东邻淑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的呼唤和对人间正义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弱弱谁氏子》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即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王令(1032-1059),字逢原,自号广陵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在王令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多种官职,但由于性格刚直,不被权臣所容,多次遭到贬谪。这种坎坷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弱弱谁氏子》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柔弱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在这首诗中,王令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可怜遭遇,以及她在困境中的坚强与不屈。这种强烈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贫弱者的关爱和对他所处时代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