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李签判山行午饭野店檐外群蜂翂翂因成绝句

标题包含
同李签判山行午饭野店檐外群蜂翂翂因成绝句
脱略人间势利场,来寻泉石共徜徉。 饭余小立茅檐外,试问群峰有底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尘世纷扰,来到这山水之间共赏美景。饭后闲站在茅屋外,不禁想问:那群山之中又在忙着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1. 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宋代各州设签书判官厅,掌本州诸案事务。这里指作者的同事或朋友。 2. 脱略:不放在心上,不重视。 3. 势利场:指充满权势与金钱利益的社会场合。 4.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5. 饭余:吃完饭之后。 6. 小立:短时间站立。 7. 茅檐:用茅草覆盖的屋檐。 8. 试问:试着提问。 9. 群峰:指周围的群山。 10. 有底忙:有何忙碌之处。这里的“底”是疑问代词,表示事情的原因或情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同李签判山行午饭野店檐外群蜂翂翂因成绝句》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与友人李签判一起游览山间、在野店用餐时所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之情。 首句“脱略人间势利场”,表达出诗人对世间名利地位的轻视和鄙视。他愿意舍弃这些浮华的东西,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接下来的“来寻泉石共徜徉”则表现了诗人追求与自然山水为伴的隐逸生活。 第二句“饭余小立茅檐外”描绘了诗人饭后在野外休息的情景。他与朋友站在茅屋之外,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享受着静谧的时光。在这里,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包括“群蜂翂翂”。 “试问群峰有底忙”是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思考和感悟。他向群峰发问:你们在忙碌什么呢?这个问题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反思。在诗人看来,人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体验生命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山间的游玩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群蜂翂翂”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李签判山行午饭野店檐外群蜂翂翂因成绝句》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裘万顷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公元1190年至1279年)。 在南宋晚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国防建设、改革政治制度等,以维护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然而,南宋时期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尖锐等。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裘万顷正身处南宋晚期的动荡岁月。他曾担任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间野店的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盼。 此外,裘万顷还与李签判共同游历山水,共度时光。两人友情深厚,常常一起切磋文学技艺。这首诗正是他们在山行途中,共餐野店时所创作的。诗中的“群蜂翂翂”形象地描绘了山间宁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