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极目长天度鸟稀,纤萝不动转晨晖。
已裁圆月班姬扇,更换轻云子产衣。
河朔一时觞对举,临淄万井汗交挥。
冰丸雪散成虚设,欲借飇轮羾紫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放眼望向远方,天空中的鸟儿稀少,纤细的藤蔓在晨光中静止不动。已经画好了月亮形状的班姬扇,也换上了轻盈如云的衣裳。那时的河朔地区正举行着欢宴,临淄地区的千家万户也在挥洒着汗水。冰丸雪散的游戏已成虚设,想要借助风神的车子直上紫微星。
去完善
释义
1. 极目长天度鸟稀:极目,尽目力远望;长天,广阔的天空;度鸟,飞翔的鸟类;稀,稀少。这句诗描述了炎热的天气使得鸟类减少,它们不愿意在高温中飞行。
2. 纤萝不动转晨晖:纤萝,指细小的藤蔓植物;不动,静止的状态;转晨晖,形容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炎热夏天清晨阳光照射在静止的藤蔓植物上的情景。
3. 已裁圆月班姬扇:已裁,已经制作好;圆月,圆形有如满月的团扇;班姬扇,古代一种用绢制作的扇子,相传为汉成帝妃班婕妤所创。这句诗表示诗人已经准备好一把像满月一样的班姬扇来纳凉。
4. 更换轻云子产衣:更换,改变或替换;轻云,轻薄的衣物;子产衣,古代郑国宰相子产曾提倡穿着简朴,这里泛指简朴的衣着。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准备换上一件轻便的衣物以适应炎热的天气。
5. 河朔一时觞对举:河朔,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泛指黄河流域;一时,一段时间;觞,饮酒的器具;对举,相对举起。这句诗描述了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在一段时间内纷纷举杯饮酒消暑的场景。
6. 临淄万井汗交挥:临淄,古代齐国国都,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万井,形容人口众多;汗交挥,汗水交织在一起挥发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在临淄这样的繁华城市中,人们因天气炎热而汗流浃背的场景。
7. 冰丸雪散成虚设:冰丸,古代的消暑食品,类似于现在的冰淇淋;雪散,雪花状的碎冰;虚设,形同虚设。这句诗意味着虽然冰丸和雪散等消暑食物已经准备好,但在如此酷热的天气下,它们似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8. 欲借飇轮羾紫微:欲借,想要借助;飙轮,疾风中的车轮,比喻快速移动的事物;紫微,星官名,代指天宫或仙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尽快找到办法摆脱这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以便能够舒适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苦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杨亿创作的一首描绘炎热夏季景象的诗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表达了对酷暑难耐的感受以及对清凉世界的渴望。
首联“极目长天度鸟稀,纤萝不动转晨晖”,描述了炎热的夏天,天空中的飞鸟稀少,就连轻盈的藤萝也仿佛被热浪定格,一动不动。这表达了夏日炎炎的热力感,也为全诗奠定了炎热的基调。
颔联“已裁圆月班姬扇,更换轻云子产衣”,以古人使用扇子和穿衣来避暑的现象为比喻,说明了古代人们对消暑的尝试和努力。这一联对偶工整,构思巧妙,既增添了诗意,又深化了主题。
颈联“河朔一时觞对举,临淄万井汗交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北方和南方在炎热天气下的不同表现。河朔地区的人们相对乐观,即使是在炎热的日子里,也能欢宴畅饮;而临淄地区的百姓则承受着酷热的煎熬,汗水如雨下。这一联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夏日炎热的程度,同时也揭示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
尾联“冰丸雪散成虚设,欲借颷轮羾紫微”,表达了诗人对解暑措施的失望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虽然人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来消暑,但这些措施似乎都无济于事,因此诗人渴望能借助神力飞升到清凉的紫微星上。这一联的抒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神秘色彩。
综上所述,《苦热》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以及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夏季炎热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热》是北宋诗人杨亿在公元1005年夏季创作的一首描绘炎热天气的诗歌。在这首诗中,杨亿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他在酷暑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的诞生之时,正值北宋初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战争、腐败等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个时期的国家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杨亿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对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有着深深的关注。他不仅关心民生疾苦,还提倡改革,呼吁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如曾受到贬谪,又因才学出众被朝廷召回。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他对民生多艰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杨亿通过《苦热》一诗表达了他对这个时期的忧虑与期待,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又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