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杂咏 萱花
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
向人空自绿,无复解忘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书院:学校或学者治学之所。
2. 杂咏:即各类题材的诗歌创作。
3. 王十朋: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他致力于教育,创办了乐清四都书院,著有《梅溪集》等。
4. 萱草:又称金针菜,百合科草本植物,据说可使人忘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母爱。
5. 有客:指作者自己。
6. 终身:一生。
7. 悔:后悔。
8. 远游:离家远行,这里指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或做官。
9. 向人:向着他人,这里指向观赏的人展示自己美丽的容貌。
10. 空自绿:只是空空地生长着绿色的花朵。
11. 无复:不再。
12. 解忘忧:指具有使人忘掉忧愁的功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书院杂咏 萱花》以萱草为喻,表达了诗人的深长感慨。首句“有客看萱草”,以客人的视角描绘了萱草的形象。次句“终身悔远游”,则通过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远行的一种悔恨之情。这种悔恨之情,在诗的后面两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向人空自绿,无复解忘忧”,意思是说萱草虽然枝叶繁茂、绿意盎然,却无能为诗人解忧忘愁。这首诗通过描绘萱草的美好形象和不能助人解忧的现实,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无尽懊悔。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无法摆脱内心忧虑的无奈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书院杂咏·萱花》是南宋诗人王十朋所作。诗中描绘了萱花在书院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书院生活的热爱。
创作时间方面,这首诗大约作于南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寓情山水,寄兴书卷,以抒怀言志。
在王十朋人生际遇方面,他在南宋时期曾担任高官,后因触怒权臣秦桧被贬。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在书院读书时,他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人才和文化典籍,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北方领土的丧失,南方地区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书院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书院教育事业,推动了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的繁荣。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