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即事
幽居閟古寺,隙地滋春绿。
汲水延晚花,推窗数新竹。
嘉蔬喜晨餐,小雨昨夜足。
傥使多暇时,终甘食无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居住在隐秘的古寺庙里,空地却孕育着春天的绿意。
我提着水浇灌晚上的花朵,推开窗户细数新生的竹子。
美食令人愉悦的早餐,喜欢这场昨晚的小雨。
倘若时间宽裕,甘愿以素餐为食,并不需要肉食。
去完善
释义
1. 幽居:深居简出,这里指诗人独居的地方。
2. 閟(bì):同“闭”,关闭的意思。
3. 隙地:空闲的地方。
4. 滋:滋养,生长。
5. 延:延长,引申为让花开得更久。
6. 数(shuò):计算,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7. 嘉蔬:美味的蔬菜。
8. 晨餐:早餐。
9. 足:充足,这里形容昨晚下了足够的雨。
10. 傥使:如果,表示假设的连词。
11. 暇时:空闲时间。
12. 终:终究,最后。
13. 甘:甘愿,乐意。
14. 食无肉:吃饭不吃肉,这里表现出诗人恬淡自若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联“幽居閟古寺,隙地滋春绿”描绘了诗人在古老寺庙附近的隐居生活,通过“春绿”这一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颔联“汲水延晚花,推窗数新竹”则描述了诗人在闲暇时为花草浇水、欣赏新竹的生长过程,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颈联“嘉蔬喜晨餐,小雨昨夜足”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清晨品尝新鲜蔬菜,晚上沐浴着春雨,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尾联“傥使多暇时,终甘食无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如果能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巢即事》是南宋诗人林宪的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左右,当时南宋与金国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林宪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其人生经历曲折,曾历任官职,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和战乱的蔓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诗人林宪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深感世事无常,于是选择归隐田园,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篇。
《雪巢即事》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雪中的梅花、松竹等物象为象征,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高洁的品质。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现出他对民族苦难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