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天童新和尚

标题包含
答天童新和尚
中峰深且寒,欹接海边岛。 松凋不死枝,花坼未萌草。 飞瀑吼蛟宫,幽径分鸟道。 伊余空寂徒,浮光寄枯槁。 冥游天地间,谁兮可寻讨。 孤立云霞外,谁兮可长保。 兹来仁者来,还称太白老。 荷策扣岩扃,重席展怀抱。 示我商颂清,休夸郢歌好。 报投惭抒辞,难以论嘉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重显,字明密,号石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他出生于浙江余杭,少年时出家为僧,后来成为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传人。 释重显在年轻时曾跟随当时的名僧学习佛法,后来游历四方,参访各地的高僧大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岭幽深且寒冷,连接着海边的岛屿。 松树凋谢但仍有生机,花朵绽放如同未发芽的草。 瀑布咆哮如龙吟,幽静的小路犹如飞鸟所行。 我独自在此漂泊无依,光阴似箭却无处安放。 在天地间漫步,谁能和我共探真理。 在云彩之外孤独站立,谁能长久相伴。 如今有仁人来访,还是那个太白翁。 带着竹杖叩响山门,铺好座位畅聊人生。 他给我展示《商颂》的清新韵味,不必夸奖《郢歌》的美好。 我惭愧于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无法谈论那些赞美之词。
去完善
释义
中峰:指五山十刹中的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太白山麓。 海边岛:指天童寺位于海边的小岛上。 松凋不死枝:形容松树虽然凋零,但树枝仍然活着。 花坼未萌草:描述花朵绽放,小草还未萌芽的景象。 飞瀑吼蛟宫:形容瀑布飞流直下,发出如同蛟龙咆哮般的声音。 幽径分鸟道:描绘了山间幽静的小路,仿佛是鸟儿行走的道路。 伊余空寂徒:指作者自己是一个修行禅宗的人。 浮光寄枯槁:形容生命短暂,如同浮光掠影,终将归于枯槁。 冥游天地间:表示在天地之间游荡,寻找心灵的归宿。 谁兮可寻讨:指谁能真正理解并追求真理。 孤立云霞外:形容孤寂地站在云端之外。 谁兮可长保:谁能够长久保持这种超脱的状态。 兹来仁者来:指有人来拜访,这里指的是太白山的天童新和尚。 荷策扣岩扃:拿着拐杖敲击岩石上的门环。 重席展怀抱:铺好床铺,表达自己的胸怀。 示我商颂清:指天童新和尚向我展示他的清净之心。 休夸郢歌好:不要过分赞美自己的歌声。 报投惭抒辞:对天童新和尚的回应感到惭愧,不知道如何表达赞美之情。 难以论嘉藻: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你的美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现出了诗人与自然景色之间的深厚情感。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海边的岛屿、松树、花朵等自然景观,给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感觉。后半部分则通过“伊余”与“谁兮”的反复提问,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诗人的眼中,这种孤独感和人生百态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两句诗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天童新和尚》这首诗是五代十国时期诗人释重显的代表作品。诗的创作时间是95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矛盾尖锐。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重显本人已年逾古稀,他的一生都在潜心研究佛法,弘扬禅宗文化。他在诗歌中将禅意融入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不安定的时代,佛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和僧侣都选择避世隐居,以寻求心灵的宁静。释重显在这首诗中表达的“自性”、“直指人心”等观念,正是这个时期禅宗文化的精髓所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