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 其一
坐画寒灰一豆红,梅花窗下胆瓶中。
只应相伴黄昏月,情绪怜君与我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坐在画面上,一盏红灯映出一丝寒意,窗户旁的梅花瓶里插满了梅花。它应该只能与黄昏时的明月为伴,它的情感让我对你产生了共鸣。
去完善
释义
1. "坐画寒灰一豆红":此句中的"坐画"指的是画家作画,"寒灰"一般指寒冷的夜色或冬天景色,"一豆红"形容微弱的灯火。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这寒冷的夜晚,一盏微弱的灯火映衬出窗外的冬景。
2. "梅花窗下胆瓶中":"梅花"指代的是一种植物,也就是常说的梅花,在这里指的是冬日的梅花。"窗下"表示窗户下方的位置。"胆瓶"是一种瓷瓶的名称,通常用来插放花卉或者装饰品。这句话的意思是,窗子下面放着一瓶胆瓶,胆瓶中插着冬日开放的梅花。
3. "只应相伴黄昏月":"只应"是表示推测或者想象的词语,意思是也许,可能。"相伴"就是陪伴的意思。"黄昏月"指的是黄昏时分照亮的月亮。这句诗是说,也许只有那黄昏时的月亮才能陪伴我们。
4. "情绪怜君与我同":"情绪"这里指的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怜君"是对他人的关怀与同情。"与我同"是表示自己和对方的情感相同。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对你的关怀和同情与你对我的情感是一样的。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以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致观察与生动笔触描绘出一幅“画境”,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寒冷的冬天里那份宁静与温暖。同时,诗人借景抒情,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寓于其中,使作品更加感人至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 其一》是宋朝诗人虞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这个时期,虞俦在朝为官,担任著作郎、国子正等职。他在任期间关心民生,积极参与政事,但同时也因时局动荡和官场复杂而深感忧虑。
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北宋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政治环境复杂。当时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与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争夺政权,导致政治局面紧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忧国忧民之心。
虞俦在此时收到弟弟汉老的寄诗,深感其诗中表达出的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他为此写下这首诗歌,通过回溯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这首诗歌既表达了作者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关切,成为了那个时期的文学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