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游雁荡观双峰

标题包含
再游雁荡观双峰
不到双峰一纪年,梦随清磬上高圆。 重来惯识羊肠路,兀坐慵谈兔角禅。 欲刬旧题无好语,羞将华发照清泉。 男儿问学全无用,愧尔耕夫垦石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还未满两载岁月,梦中伴随着清脆的磬声登上了高高的山峰。再次来到这里,已经熟悉了曲折的小路,独自静坐,无心谈论虚无的禅宗。想要改变以往的话题却找不到好的词语,羞于用花白的头发去映照清澈的泉水。作为一个男子学习似乎并无多大用处,真惭愧那些耕种者开辟石头田。
去完善
释义
1. 双峰:指雁荡山中的著名景点。 2. 一纪年:一纪是古代的一种时间单位,约为十二年。这里表示作者上次游览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3. 清磬:寺庙中敲击的铜磬,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梦境中听到的钟声。 4. 高圆:高处,山顶。这里指双峰所在地。 5. 羊肠路:形容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羊肠一般。 6. 兀坐:独自静坐。 7. 兔角禅:禅宗公案中的一个故事,讲述僧人用兔角来比喻不可言说的事物。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禅理的理解。 8. 刬旧题:指重新书写以前的诗句。 9. 好语:优美的语句。 10. 华发:花白的头发,这里指作者自己。 11. 男儿问学:男子求学之意。 12. 全无用:完全没有用处。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学问感到羞愧和无奈。 13. 愧尔耕夫:意为自己不如农民勤劳。 14. 垦石田:开垦荒地种植庄稼,这里指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游雁荡山的情景和心情。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双峰的向往之情,通过“梦随清磬”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对双峰的神往。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感受,通过“羊肠路”和“兔角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崎岖山路上的心境变化。颈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作品的反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旧题”和“华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尾联则以耕夫垦石田为喻,揭示了诗人对学问与人生的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学无止境、勇敢追求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游雁荡观双峰》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许及之(约1190-1260),字深甫,祖籍浙江温州永嘉县,曾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在南渡后的南宋朝廷中,许及之与其他文人士大夫一样,关注国家安危和社会民生问题。然而,由于党争等原因,他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排挤和打击。尽管如此,许及之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寄情山水,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许及之也不例外,他曾多次游览江南的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再游雁荡观双峰》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首诗中,许及之通过对雁荡山双峰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以含蓄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使他的诗篇具有了一种深沉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