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
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
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
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
胸中一片地,无使容纤埃。
海鸥尚可狎,人世何嫌猜。
勤慎君子职,颜闵如琼瑰。
克薄小人事,斯辈真可哀。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亦灾。
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伟大的变革从不自我炫耀,它把责任交给有才华的人。
学问的门径并非封闭,勤奋学习才能打开它。
世间追求百年的盛名,别让它们如同死灰般失去活力。
早晨的公鸡会唤醒自己,男子汉啊,你在做什么呢?
你的胸怀是一块宝地,不要让任何杂质玷污它。
海鸥尚可以和人类亲近,人间又有什么值得怀疑和猜测的呢?
辛勤认真的君子们,你们的品德就像珍贵的玉石一样美好。
那些刻薄小心眼的人们,他们的行为真是可悲。
放纵的行为不会带来成功,过分满足自己也会招致灾难。
请用心自省,福祸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去完善
释义
1. 大化:大自然的变化。
2. 自言:自己说话。
3. 玄门:道家学说中的“道”之门,这里指学问之道。
4. 寒如灰:形容冷淡如死灰。
5. 胡为:为何。
6. 纤埃:微小的尘埃。
7. 狎:亲近。
8. 颜闵:颜回和闵子骞,孔子的弟子,分别以德行和孝闻名。
9. 克薄:苛刻刻薄。
10. 疚:愧疚。
去完善
赏析
《劝学》是宋朝诗人张咏的一首劝诫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首联“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意为大自然的变化并非自己言语表述,而是依赖于优秀的人才去理解、认识和掌握。这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重视,认为只有勤学才能理解世界的规律。
颔联“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揭示了知识的大门并非关闭,只要刻苦学习,便能开启智慧之门。这是对勤奋学习的精神激励,表达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信念。
颈联“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指出千古流芳的美名,不能因懒惰而变得毫无价值。这里强调了学习与成功的关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赢得荣誉与尊重。
尾联“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表明内心要时刻保持谦逊谨慎,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与福祸。这既是诗人对读者的告诫,也是对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了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思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宽阔的胸怀,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鼓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劝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咏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97年,当时张咏正担任崇阳县知县。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写下了这首劝勉世人珍惜时光,勤奋向学的诗篇。
在北宋初期,国家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社会上的文教事业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士人依然沉浸在科举考试的功名诱惑中,忽略了真正学问的积累。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学者,张咏深知这一点,因此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世人对学问的重视。
在这首《劝学》诗中,张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学习的真谛。他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同时,他还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