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程说傅逸人

标题包含
寄程说傅逸人
绿杨阴映长楸道,桃杏初花红影小。 手扶大白口谈天,得意相欢不知老。 一从召入金马门,三载长缨事边徼。 几欲含毫寄别离,悠悠乱思如芳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咏(920年-1004年),字复之,自号乖崖,谥号忠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转运使等地方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绿意盎然的杨柳树影映着长长的道路,桃花和杏花刚刚开始绽放,花朵的红晕显得有些娇小。手握白兰地,我们尽情畅谈,沉浸在欢乐中,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纪。自从进入金马门(代指朝廷)任职以来,已经有三年时间,我一直在边疆地区保家卫国。每当想要拿起笔抒发离别的感慨时,纷乱的思绪就像无边的芳草一样难以理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寄送,这里指写信或诗。 2. 程说:程氏学说,古代一种儒家学说。 3. 傅逸人:隐逸之人,这里指隐居的友人。 4. 绿杨:绿色的柳树。 5. 阴映:荫蔽。 6. 长楸道:古代栽有楸树的大道,此处形容道路宽阔。 7. 桃杏初花:桃花和杏花初开。 8. 大白:一种酒杯,这里指饮酒。 9. 金马门:汉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 10. 三载:三年。 11. 长缨:指古代士兵的长带子,也指军事装备。 12. 事边徼:在边境地区服兵役。 13. 几欲:几次想。 14. 含毫:用笔。 15. 别离:分别。 16. 悠悠:长久。 17. 乱思:杂乱的思绪。 18. 芳草:春天里的草,这里指离别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诗。诗中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两位好友间的深厚情谊。绿杨、桃树、杏树等元素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暗示了时光的流转。而诗人与友人在这种环境中谈笑风生,互诉衷肠,显得无比快乐,仿佛忘记了岁月的痕迹。 然而,诗中的"一从召入金马门,三载长缨事边徼"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金马门"象征着宫廷权贵,而"边徼"则意味着战争与艰险。这说明诗人的友人程傅在短暂的安乐之后,又被迫投身战场,为国家的安危奋力拼搏。这使得诗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最后两句"几欲含毫寄别离,悠悠乱思如芳草"表达了诗人试图用笔墨倾诉离别的思绪,但心中的惆怅和忧虑如同芳草般蔓延不断。这首诗既有美好的时光回忆,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担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程说傅逸人》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咏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97年,此时正值北宋初期。张咏本人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后来因直言不讳被贬职,晚年时他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北宋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尤其是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张咏与程说和傅逸人都属于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是张咏写给他的朋友程说和傅逸人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