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下元夕令领寄大有
月华潇洒始徘徊,时起平津雅宴开。
照座玉山皆俊彩,惊人绮句尽仙才。
秋风未泛鸱夷檝,浮世皆登郢隗台。
的被邻翁深鄙诮,尚迷繁盛不归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如流水般洒落,飘逸自如地开始游荡,那时在平地举行高雅的宴会。
照亮座位的玉山之景,展现出都是英俊的人才,令人惊叹的华丽诗句全都出自仙子般的才华。
深秋的风还没有吹到这位子胥船夫的身边,人世间的都登上了高台。
遭到邻居们的深深批评与嘲笑,却还是陶醉在那繁华热闹的场面中不愿回归宁静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阙下:指皇帝居住的皇宫。
2. 元夕:元宵节。
3. 平津:古地名,这里代指京城。
4. 雅宴:高雅的宴会。
5. 玉山:古人以玉喻人之美,此处形容聚会的嘉宾英俊。
6. 俊彩:杰出的人才。
7. 绮句:美妙的诗句。
8. 仙才:形容诗人的才华非凡。
9. 鸱夷:古代的一种船,这里借指游历四方的人。
10. 泛:乘船游走。
11. 璵:即“始悟今为岳阳市”中的岳阳,这里用“始”字表现出时间的推移,描述繁华盛世的景象。
12. 邻翁:邻居的老人,这里可能暗指作者本人。
13. 鄙诮:看不起,嘲笑。
14. 繁盛:繁荣昌盛。
15. 不归来:比喻不愿过问世事。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月华潇洒始徘徊”描绘出月亮的明亮与美好,暗示了这次宴会的高雅氛围。“时起平津雅宴开”则直接点明了宴会的主题。
颔联“照座玉山皆俊彩”借用了南朝诗人谢朓的名句“玉山无辍翠”,进一步突显出席人的风采。“惊人绮句尽仙才”则是称赞那些才情出众的人所吟诵出的美丽诗句。
颈联“秋风未泛鸱夷檝”中,“鸱夷”是古代的一种船只,这里指的是离开喧嚣世俗的人。“未泛”表示这些人还没有完全远离红尘。“浮世皆登郢隗台”中的“郢”是指楚国都城,“隗台”指的是一个名为隗的理想之地。这半句意味着尽管有人想要逃离世俗纷扰,但大多数人还是无法避免生活的烦恼。
尾联“的被邻翁深鄙诮”中,“被”意为“遭受”,“邻翁”是比喻普通人。这句意思是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们受到普通百姓的深深嘲讽。“尚迷繁盛不归来”中的“迷”指留恋,“繁盛”指的是繁华的生活。这一句意味这些人虽然受到非议,但依然沉浸在繁华的生活中不愿离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阙下元夕令领寄大有》是北宋著名文人张咏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6年,正值北宋初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此时,张咏已经辞官回乡,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张咏经历了从政坛到田园的人生转变,这使得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之间,他感受到了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对曾经忙碌的官场生涯产生了深深的怀念。这种复杂的心境体现在诗中,使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此外,这首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北宋初年,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人墨客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也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