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庭竹

标题包含
庭竹
挺秀诚堪贵,萧疏在藓庭。 小桃遮不得,深雪放教青。 射影池光冷,声敲鹤梦醒。 牵吟莫可极,重写上前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咏(920年-1004年),字复之,自号乖崖,谥号忠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转运使等地方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其挺拔秀美实在可贵,却在苔藓丛生的庭院中显得有些萧条。桃花无法掩盖它的风采,即使在深深的雪地里也能释放出生机。池塘的光影如箭般投射到地面,寒冷而凛冽;响亮的鹤鸣声唤醒了人们的梦境。这首诗歌值得反复品味,重新书写并挂上屏风,以供更多人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挺秀:指竹子挺拔秀美;2. 诚堪:确实值得;3. 萧疏:稀疏、不茂盛的样子;4. 在藓庭:生长在有苔藓的庭院中;5. 小桃:一种桃花品种,此指桃花;6. 遮不得:无法遮挡;7. 深雪:厚厚的积雪;8. 放教:放任、让竹子自然地生长;9. 青:绿色,指竹子在雪中的绿色;10. 射影池光冷:月光照映在池塘水面,反射出寒冷的光线;11. 声敲鹤梦醒:鹤子的叫声使人从梦境中醒来;12. 牵吟:指心中反复思索诗句;13. 重写:重新书写;14. 前屏:前面的屏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庭竹”为主题,通过对竹子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和对高雅品性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庭竹》是宋代诗人张咏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公元960年-1063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北宋逐渐崛起,社会相对安定。而张咏虽然身为官员,却因直言进谏被贬谪至边陲之地,个人遭遇颇为坎坷。然而,在这段人生低谷的时期,他并没有沉沦,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致,用诗歌寄托情感,抒发胸怀。这首《庭竹》正是他在人生逆境中的感悟之作。 诗中描绘了庭院中挺拔的翠竹在风雨交加的时刻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这既是竹子的形象写照,也是张咏本人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通过对庭竹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身处困境却顽强拼搏的乐观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