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留别博州推官杨丹

标题包含
留别博州推官杨丹
郊亭欲别时,霜叶翻空日。 男儿志在乘长风,去便离忧惨颜色。 镆铘煌煌对尊酒,醉舞不成空握手。 耻唱悠悠易水歌,羞折丝丝关外柳。 我欲为君操峻节,研清词,古来贤圣同驱驰。 连城白璧不足道,济时才略为藩篱。 一以答惠贶,再欲酬心知。 从今明月夜,应有远相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咏(920年-1004年),字复之,自号乖崖,谥号忠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转运使等地方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 临别之时在郊外亭子,枫叶如火、阳光灿烂。 男人应该有志向去驾驭生活的风雨,离别虽然忧虑但也要展现出昂扬的斗志。 银剑闪着光芒摆在酒杯旁,激情四溢的舞蹈却未能共舞只握了手。 唱着过时的别离曲觉得羞愧,摘下送别的一束柳条也觉得尴尬。 我想要帮助你塑造坚定的信念,提炼优美的言辞,从古至今的圣贤们也一同前行。 美玉般的才能不值一提,真正重要的是具备解决困难的才能和谋略。 一来感谢你的美好祝愿,二来也是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从今以后的每个月明之夜,我们都会相互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博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中国山东省境内; 2. 杨丹:人名,张咏的友人; 3. 霜叶:秋天的落叶,此处比喻朋友间的别离; 4. 乘长风:借用唐太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句,表示追求理想; 5. 镆铘:古剑名,此处形容兵器,借指男子气概; 6. 易水歌:战国末期燕太子丹门客荆轲赴秦刺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在易水岸边为其饯行所作的诗歌; 7. 关外柳:长安城外的杨柳,此处代指离别之情; 8. 峻节:高尚的品质; 9. 连城白璧:价值连城的宝玉,此处比喻优秀人才; 10. 济时:救助国家或社会,使之摆脱困境; 11. 才略:才能与谋略; 12. 藩篱:比喻保护和保障; 13. 惠贶:对别人赠送礼物的敬称; 14. 酬心知:表达内心的感激; 15. 远相思:思念远方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首联通过描绘“郊亭欲别”和“霜叶翻空日”的场景,展现出离别的悲壮氛围;颔联以“男儿志在乘长风”表达对志向的追求,“去便离忧惨颜色”则展示出别离的痛楚;颈联通过“镆铘煌煌对尊酒,醉舞不成空握手”的描述,展现出离别的无奈与失落;尾联则以“我欲为君操峻节,研清词,古来贤圣同驱驰”表达出对友人的期许和激励,并最终以“从今明月夜,应有远相思”作为结束,表现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别博州推官杨丹》是北宋诗人张咏在任职博州(今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期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4年,即北宋太宗至道二年。这一年,张咏因才能出众被任命为博州推官,负责审理案件、推究法律事务。在这个时期,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杨丹,两人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在当时,北宋正处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推广,使得士人阶层逐渐崛起。然而,由于官僚腐败、社会矛盾等问题,北宋的政治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张咏和杨丹作为地方官员,一方面要处理好公务,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民间疾苦,为百姓谋福祉。这首《留别博州推官杨丹》正是表达了他们在任期间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互勉励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