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意
但求报国莫求名,说著阴功是有情。
楚汉既分寰宇定,留侯先意便辞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关心报效国家不图个人功名,说起这些都是为了积阴德。当楚汉战争结束后国家安定下来,张良率先主动辞去了荣誉和地位。
去完善
释义
《谕意》:该诗选自《宋诗鉴赏辞典》,作者张咏。这首诗歌劝勉人们为国家献身时应该一心为公,不求名利,汉朝的张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 谕意:“谕”是告诉的意思,“意”指意图或意愿。全句意思是传递某种意图或意愿。
2. 但求报国莫求名:这句诗表示只期望为国家献身,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声。
3. 说著阴功是有情:这里的“阴功”指的是私下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为。这句诗句表示那些私下默默为国家付出的人们才是有真感情的人。
4. 楚汉既分寰宇定:这句话描述了楚汉战争结束后的情景,意味着当时的战乱已经结束,天下恢复了太平。
5. 留侯先意便辞荣:留侯是指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封为留侯。这里提到他的原因是他在汉代建立后选择了隐退,不追求荣华富贵。诗人以此为例,劝诫人们在为国家献身时不要贪图名利。
去完善
赏析
《谕意》这首古诗是张咏在向世人传达一种忠君爱国的思想。首句“但求报国莫求名”表明了诗人只求为国效力,不求个人名利的心态;第二句“说著阴功是有情”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情厚意。
接下来的两句“楚汉既分寰宇定,留侯先意便辞荣”,以楚汉相争的历史典故为引,通过描绘留侯张良的谦逊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而淡泊名利的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抱负与志向:甘愿为国家付出努力,却不求任何回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谕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咏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至1020年之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至宋仁宗年间。
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首先,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逐渐结束,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政权。随后,北宋在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后实现了统一,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然而,北宋前期仍存在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如战乱后的经济恢复、土地分配以及北方边境的辽国威胁等。
在这个大背景下,张咏作为一名官员,目睹了许多民间疾苦和社会现象。他对此深感忧虑,并试图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情感。在这首《谕意》中,他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平民百姓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自己关心民生、提倡仁政的思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