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露卧
风露清相袭,银河湛不流。
澄辉亦终夕,爽气特先秋。
高卧自微尚,冥烦嗟倦游。
不眠计万事,出处竟悠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风露连续不断地吹拂,银河清澈平静无波澜。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夜晚,清爽的秋风让秋天的气息早早地来到。我在床上安静地躺着,沉思着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这世界的纷扰让我感到疲倦,我无法入睡,因为我的心中有着太多的事务需要考虑,而我的人生道路似乎还遥遥无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风露:风和露水,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
2. 清相袭:清风与露水相互交映。
3. 银河:即星河,此处指天空中的星星。
4. 湛:明亮的样子。
5. 澄辉:明亮的月光。
6. 自微尚:保持谦逊的态度。
7. 冥烦:心中烦躁,思绪混乱。
8. 嗟:感叹。
9. 倦游:厌倦了游历四方的生活。
10. 不眠:无法入睡。
11. 计万事:考虑各种问题。
12. 出处:人生的境遇和地位。
去完善
赏析
《凉夜露卧》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一首描绘初秋夜晚景象的诗歌。首联“风露清相袭,银河湛不流”,描述了秋风萧瑟、露水渐重的景象,以及银河清澈明亮的美景。颔联“澄辉亦终夕,爽气特先秋”,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皎洁如昼的夜晚,和初秋凉爽宜人的气息。这两联营造了初秋夜晚宁静、清幽的氛围。
颈联“高卧自微尚,冥烦嗟倦游”,抒发了诗人在此美景下,内心感慨万千的情感。诗人借“高卧”表达了超然物外的情怀,并通过“微尚”透露出自己的淡泊之心。而“冥烦嗟倦游”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人生中种种烦恼与疲惫的无奈叹息。
尾联“不眠计万事,出处竟悠悠”,传达了诗人在这美好的凉夜中,仍然无法入睡,心中考虑着种种琐事,感叹自己人生的出处竟然如此漫长。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深沉的思考。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初秋夜晚的美好景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叹息。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体现了刘敞作为一代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凉夜露卧》是北宋著名文人刘敞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960年左右的宋朝初期。当时,中原地区正处于从五代十国向宋初转变的历史阶段,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刘敞本人则在朝为官,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重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敞创作了这首词,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以“凉夜露卧”为题,描绘了一幅夜深露重的景象,既暗示了时代环境的艰辛,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顽强抗争。
在词中,刘敞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忧虑。他以个人经历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苦难,展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士大夫的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