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

标题包含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
相逢未几还相别, 此恨难同。 细雨蒙蒙, 一片离愁醉眼中。 明朝去路云霄外, 欲见无从。 满袂仙风, 空托双凫作信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年-1117年),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人。北宋文学家,尤工词,为当时“苏门四学士”之一。 李之仪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李纬是进士出身,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李之仪自幼聪颖...查看更多
c980101
去完善

译文
相聚不久又要别离, 这种遗憾难以言说。 细雨蒙蒙, 离别之情在醉眼中更显浓烈。 明天离去的路在遥远的天际, 想见却无法相见。 带着满满的仙气, 只能寄希望于那双飞的大雁传递信息。
c980101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词牌名,本词为北宋李之仪所创作。 2. 李之仪:北宋文学家,与苏轼交好。 3. 相逢未几还相别:意为相聚没多久又要分别。 4. 此恨难同:这种离愁别绪难以言表。 5. 细雨蒙蒙:形容雨势轻柔迷蒙。 6. 离愁醉眼中:形容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在醉眼朦胧中显得格外强烈。 7. 明朝去路:明天离开的路。 8. 云霄外:形容离去之地很远。 9. 欲见无从:想要见面却无法实现。 10. 满袂仙风:形容衣袂飘然如仙。 11. 空托双凫:比喻送别的使者无法送达情意。 12. 信鸿:传递书信的鸿雁,此处象征书信往来。
c980101
去完善
赏析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词。开篇“相逢未几还相别”点明主题,展现了短暂的相聚后又要面临分别的无奈。接下来的“此恨难同”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其中的“难同”二字突出了这种情感的深刻和复杂。紧接着的“细雨蒙蒙,一片离愁醉眼中”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传达出作者的离愁别绪,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蒙蒙细雨中的伤感氛围。 下片开始,“明朝去路云霄外”意味着分离的时刻即将来临,而“欲见无从”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别的不舍与无奈。随后两句“满袂仙风,空托双凫作信鸿”则以仙风和双凫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深刻地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使人感受到别离的无奈与不舍,展现了作者在诗词艺术上的独特造诣。
c98010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是北宋词人李之仪在公元1109年创作的一首离别词。这一年对李之仪来说是不幸的,他因元佑党籍而受牵连,被贬至穷乡僻壤之地。在这段时间里,他失去了官职,家庭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然而,正是这段苦难的岁月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深刻的情感。 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新旧党争的激烈时期,政治氛围十分压抑。朝廷内部各派势力争权夺利,民间则疾苦重重。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们用诗歌和词篇记录着内心的感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c98010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