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

标题包含
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
天淡云闲晴昼永。庭户深沈,满地梧桐影。骨冷魂清如梦醒。梦回犹是前时景。 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频欹,又被风吹正。踏月归来人已静。恍疑身在蓬莱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年-1117年),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人。北宋文学家,尤工词,为当时“苏门四学士”之一。 李之仪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李纬是进士出身,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李之仪自幼聪颖...查看更多
李马特
去完善

译文
天空宁静,白云悠闲,白昼漫长。庭院深邃寂静,满地都是梧桐树的影子。感觉寒冷而清醒如梦初醒。梦醒来仍是以前的景象。随意摆上食物喝得微醺。帽子频频倾斜,又被风吹正。踏月归来的时候四周已寂静无声。恍惚中觉得自己似乎在蓬莱仙境。
李马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等。 2. 天淡云闲晴昼永:指天空晴朗,云朵稀疏,白天时间很长。 3. 庭户深沈:形容庭院深邃安静。 4. 骨冷魂清:表示寒冷且清醒的状态。 5. 取次:随意。 6. 杯盘催酩酊:指喝酒喝到烂醉如泥的程度。 7. 醉帽频欹:形容喝醉后频繁地歪戴帽子。 8. 恍疑:好像,仿佛。 9. 蓬莱顶:传说中的仙境。
李马特
去完善
赏析
《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首句“天淡云闲晴昼永”展现了晴朗的天空、悠闲的白云以及漫长的白天,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下来三句“庭户深沈,满地梧桐影。骨冷魂清如梦醒。梦回犹是前时景”描述了庭院深处满地梧桐的影子,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到寒冷但清醒,仿佛从梦境中醒来,仍然能看到以前的景色。 下片“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频欹,又被风吹正”则描绘了诗人饮酒的场景,他的醉帽在风中不断摆动,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豪放不羁。最后两句“踏月归来人已静。恍疑身在蓬莱顶”则描述了诗人踏着月光回到家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仿佛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 整首词以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饮酒的情景,表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李马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李之仪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40年左右的北宋仁宗年间。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尤其是词这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备受推崇。 李之仪一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县级官员,后因为党争被贬谪至偏远的永州地区。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并未沉沦,而是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融入到了词的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之仪在闲暇之时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以轻松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卷,体现出当时文人士大夫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李马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