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江月(壬午生日)

标题包含
西江月(壬午生日)
易老方惊岁晚,难禁又报生朝。从他华发转萧萧。且共尊前一笑。 为具随宜DD70C23F,烘堂不用笙箫。只烦欢伯散无聊。醉里追回年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纲(108-151年),字文纪,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张纲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品德,被举荐为孝廉,后来担任了郎中、侍御史等职务。在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老的易先生正惊讶着时光已近年底,很难控制住又传来生日庆典的消息。只能看着他的白发渐渐稀疏。让我们趁着这个场合放声大笑吧。 为他准备一些简单的宴会食品,不需要热闹的音乐和仪式。只需要让快乐之神赶走沉闷。在酒醉之中,我们将找回年轻时的热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易老:容易衰老。 2. 方惊:才感到惊讶。 3. 岁晚:指年底或年龄较大的时候。 4. 难禁:难以忍受。 5. 报:告知。 6. 生朝:出生的那一天,即生日。 7. 华发:花白的头发。 8.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 9. 具:准备。 10. 随宜:随机应变。 11. 烘堂:原指寺庙中的炉灶,这里借指宴会。 12. 不用:不需要。 13. 笙箫:指代音乐。 14. 烦:麻烦。 15. 欢伯:酒的美称。 16. 散无聊:驱散无聊的心情。 17. 醉里:醉酒之中。 18. 追回年少: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西江月·壬午生日》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生日聚会的场景,情感真挚而富有深度。上阕以“易老方惊岁晚”和“难禁又报生朝”两个对比鲜明的情境开场,凸显出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主题。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提倡在短暂的聚会上尽享欢乐,享受当下这一刻,体现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下阕中,“为具随宜”和“烘堂不用笙箫”两句,表明这次生日宴会朴素而真诚,没有过于繁复的布置和喧闹的音乐,反而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宁静、温馨的气氛。最后,作者以“只烦欢伯散无聊,醉里追回年少”收尾,通过表达愿意在酒宴中驱散忧愁,重温青春的美好愿景,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饱满,也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壬午生日)》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张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壬午年,即公元1196年),时年张纲五十五岁。在这一年里,他刚刚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张纲生活在南宋中期,当时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张纲早年在朝廷任职,后来因触怒了权臣韩侂胄而被贬官,流放到荒凉的岭南地区。尽管身处逆境,张纲仍然关心国家命运,努力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着想。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词作,如《西江月·壬午生日》等。 这首词中,张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生日这天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碧溪影里”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南国水乡的风光;而“江山如画,展尽长亭短景”则寓意着国家的美好前景。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张纲作为一名文人雅士的情怀与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