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草根无数候虫鸣,月在梧桐树上明。
庭院无人过夜半,自携团扇绕阶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地上小草长势旺,聆听各种小虫唱;明月照在梧桐上,熠熠闪耀不夜天。
庭院之内人皆睡,夜半之时更显静;手持团扇缓缓步,阶梯之上独自行。
去完善
释义
1. 草根:这里指秋天的草。
2. 候虫:随季节变化而鸣叫的昆虫。
3. 月在梧桐树上明:月亮挂在梧桐树上面明亮。
4. 庭院:院子。
5. 夜半:深夜。
6. 自携团扇:自己拿着团扇。
去完善
赏析
《秋思》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人以“草根无数候虫鸣”开篇,通过对草根间昆虫鸣叫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接下来的“月在梧桐树上明”则通过月亮在梧桐树上的映照,传达了夜深人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庭院无人过夜半,自携团扇绕阶行”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尽管庭院中无人陪伴,诗人依然独自携带着团扇在台阶上行走。这里,团扇既可以看作是诗人排解孤寂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寻找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动态的描绘,巧妙地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思》是宋代诗人释道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其时正值金兵南侵,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特殊时期,释道璨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以他的诗词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释道璨(生卒年不详),字无本,号祖印居士,四川成都人。他曾是南宋佛教禅宗著名禅师,晚年出家为僧。在南宋末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释道璨作为一个出家人,虽然身处佛门清净地,但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他用自己的诗词作品抒发家国情怀,表达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这首诗中,释道璨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之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凋零的开始,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衰败。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秋思》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诗歌,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