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慈明和尚赞

标题包含
慈明和尚赞
得人怕,得人憎。 吓得神鼎,头缩面青。 烧火未著,晚参鼓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珙(1286年-1363年),俗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云谷老人。他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释如珙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词语注释】: 1. 得人怕:即害怕得到人们的尊敬。得人,意为受到人们的尊崇;怕,指惶恐不安的心情。 2. 得人憎:被众人讨厌。 3. 神鼎:即禅宗的公案之一,用来比喻高僧德行高洁,庄重严肃,使人敬畏。 4. 头缩面青:形容人的面色发青,惊恐万分的样子。 5. 烧火未著:指僧人尚未将炉火点燃。烧火,是僧人做饭前的准备工作;未著,指炉火还没有燃起来。 6. 晚参鼓鸣:晚课的钟声响起,表示僧众要开始进行晚间诵经活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慈明和尚赞》是释如珙所作,描绘了慈明和尚的鲜明形象。首先“得人怕,得人憎”一句,表现了慈明和尚在人们心中的威严,使人生畏却又敬仰。接下来的“吓得神鼎,头缩面青”则进一步强化这种威仪,使得连“神鼎”这样的意象都显得畏惧不已,生动展现了慈明和尚的神圣气质。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通过“烧火未著,晚参鼓鸣”两句描述,揭示出慈明和尚并非只是外表威严,他内心同样充满智慧和力量。晚参时擂响的鼓声寓意着禅师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即使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依然能够坚守本心。这首诗语言生动、结构紧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具神秘感的禅师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慈明和尚赞》是南宋诗人释如珙的一首赞美诗,以表达对禅宗慈明和尚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0年至1240年之间,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佛教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禅宗,受到了皇室和士大夫阶层的推崇。释如珙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曾在江南一带游学参访,对禅宗各派学说有较深的了解。在此期间,他与慈明和尚结识并成为挚友,对慈明的佛学造诣和人格魅力深感钦佩。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元两国的威胁之下,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佛教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繁荣发展,禅宗也凭借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吸引了众多信徒。慈明和尚作为禅宗高僧,以他的智慧和德行影响着周边的人们,使他们在乱世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释如珙在《慈明和尚赞》一诗中,通过对慈明和尚的赞美,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敬仰,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对禅宗信仰的热诚追求。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个人的宗教情怀,也反映出当时禅宗在南宋社会的地位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