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示恩藏主

标题包含
示恩藏主
道在目前无变易,只缘体悉有亲疎。 黄梅夜半传衣钵,七百人中一老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珙(1286年-1363年),俗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云谷老人。他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释如珙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道理一直都在那里,没有改变过,只是因为理解的程度和关系而有亲近和疏远之分。就像黄粱美梦,半夜三更传授真知灼见,在众多的信徒中,只有一位老卢真正领悟了其中的真谛。
去完善
释义
示:教导;恩:恩情,表示尊重的语气;藏主:佛教中的法师; 示恩藏主:就是向这位恩藏法师传授佛法; 道在目前无变易:指的是佛法真理就在眼前,没有变化; 只缘体悉有亲踈:这是因为理解和感受的程度有所亲疏; 黄梅夜半传衣钵:此处是典故,黄梅是指五祖弘忍大师,夜半时给弟子六祖慧能传递禅宗的法衣和禅杖; 七百人中一老卢:此处也是典故,指的是在七百个弟子中,慧能是唯一领悟了五祖禅宗精髓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如珙(1248-1305)所作,属于禅诗的一种。诗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佛法、禅宗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首句“道在目前无变易”中的“道”指的是佛家之道,也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这句诗强调了佛教之道的永恒不变,无论时空如何变换,它的本质和精神都是始终如一的。同时,这也说明了佛法的真谛就在眼前,不需要向外寻找,只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就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第二句“只缘体悉有亲踈”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和深化。这里的“体悉”指的是亲身体验和领悟,而“亲踈”则表示亲疏远近。这句诗意味着,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程度不同,有的人能够亲近它,有的人却会疏远它。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慧根、机缘以及修行的深浅都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佛法,努力去修行,提高自己的悟性。 接下来的两句“黄梅夜半传衣钵,七百人中一老卢”则是用禅宗的典故来进一步阐述佛法的真谛。这里提到的“黄梅”是指黄梅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夜半传衣钵”是指弘忍在半夜时分将禅宗的法衣和法杖传授给六祖慧能的故事;“七百人中一老卢”则是指当时参加传法的弟子中,只有慧能一人得到了弘忍的认可,成为了禅宗的传人。这两句诗寓意着佛法的传承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有极高的智慧和修行,才能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恩藏主》是宋代诗人释如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0年至1245年之间,即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阶段,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释如珙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见证了这一时期的沧桑变迁。 在这一时期,释如珙在各地游走,通过游历山川、体验民间疾苦,形成了他对世事的独特见解。他在诗中将个人的感悟融入到对佛法的理解中,以此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作者提到了“恩藏主”,这应该是一位与释如珙有着深厚交情的僧人朋友。他们可能曾在某个寺庙中共度时光,一起探讨佛法,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因此,在这首诗中,释如珙用“寒山几载经”表达了对这段时光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