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
轻舟小驻绿杨隄,载得闲云过别溪。
云本无心天欲暮,一声何处杜鹃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的小船停泊在翠绿的杨柳岸边,载着悠闲的云朵穿过其他的小溪。云朵原本并无思绪,天空却逐渐昏暗,远处传来一声不知从哪来的杜鹃鸟鸣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舟次:停船靠岸的意思。
2. 叶茵:南宋诗人。
3. 绿杨隄:绿杨树下的堤岸。
4. 载得闲云:指在船上欣赏蓝天白云的景色。
5. 别溪:指流经不同地域的河流。
6. 无心:形容云彩没有固定的形状。
7. 天欲暮: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8. 一声:表示声音微弱。
9. 杜鹃啼: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渲染悲伤的气氛。
去完善
赏析
《舟次》是南宋诗人叶茵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河畔时的所见所闻。首句“轻舟小驻绿杨隄”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诗人在小船上悠然自得的情态,同时也展现出河岸边的自然风光;第二句“载得闲云过别溪”则是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此刻心境的宁静和与世无争的态度。
第三句“云本无心天欲暮”则以云彩与天空的关系来衬托出时光流逝,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沉思。最后一句“一声何处杜鹃啼”则通过描写杜鹃鸟的鸣叫,增强了全诗的动感,同时使读者感受到了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总体来说,这首《舟次》以简练的诗句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将自然景物、人物心境和历史沧桑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较高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次》是南宋诗人叶茵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0年左右,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在叶茵生活的时代,国家战乱频仍,百姓疾苦重重。身为一名文人,叶茵目睹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愤。然而,他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世界,只能在诗词中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关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叶茵以“东园”作为象征,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以此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他还通过对“西园”的描绘,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