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剔银灯

标题包含
剔银灯
小院烟凉雨细。 正好恹恹春睡。 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 良人得意。 集英殿、首攀仙桂。 斗帐重襟惊起。 斜倚屏山偷喜。 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 秦楼十二。 知他向、谁家沈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院的空气清凉,细雨绵绵。 正适合在春日里懒懒地睡眠。 突然间被金色的树枝,推开刺绣枕头,得知京城来信的消息。 原来是夫君得意的消息。 他在集英殿金榜题名,像是攀上了仙桂。 我从沉重的衣服和床上惊醒。 轻轻地靠着屏风,偷偷高兴。 散乱的头发还没梳理好,信纸已经被折得破了,果然是中榜了! 那高楼上的十二个时辰啊。 谁知道他现在在哪家饮酒呢。
去完善
释义
1. 剔银灯:古代词牌名,原是隋炀帝所作的曲调,后成为宋代一种曲调名称。 2. 小院烟凉雨细:描述春天小雨的天气。烟凉指雾气弥漫,带有寒凉之意;雨细指细雨蒙蒙。 3. 正好恹恹春睡:形容春天困倦想睡觉的状态。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4. 蓦被金枝,连推绣枕:突然间有好消息传来。金枝,这里指皇宫传来的消息;绣枕,指精美的枕头。 5. 报道皇都书至:得知来自皇宫的好消息。皇都,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6. 良人得意:丈夫取得了功名,心情愉悦。良人,古代对丈夫的尊称。 7. 集英殿、首攀仙桂:在集英殿取得了科举考试的第一名。集英殿,宋朝宫殿名;首攀仙桂,比喻科举考试高中状元。 8. 斗帐重襟惊起:睡觉时听到好消息后,立刻穿好衣服起身。斗帐,指小帐幕;重襟,指两层的衣襟。 9. 斜倚屏山偷喜:躲在被子里偷偷地高兴。屏山,屏风;偷喜,暗暗高兴。 10. 宝髻慵梳,香笺折破:形容听到消息后激动得顾不上梳理头发和看信。宝髻,珍贵的发饰;慵梳,懒得梳理;香笺,带香味的信纸;折破,把信纸折裂。 11. 果见中、高高名第:果然看到名字出现在高高的名次上。果见中,即“果然中了”的意思;高高名第,指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 12. 秦楼十二:古代形容美女的住处。这里表示猜想那得意的人此刻可能在哪个佳人处饮酒作乐。 13. 知他向、谁家沈醉: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喝醉了。知他向,知道他的去向;谁家,哪里的意思;沈醉,深深地陶醉其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小院中的生活场景。烟雨蒙蒙的小院,适意的春困,突然之间收到来自皇都的书信,是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好梦初醒的佳人在惊喜之余,慵懒地梳理着头发,激动地将书信拆破,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最后,作者以“秦楼十二”作结,既表达了喜悦之情,又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剔银灯》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抒发的是对历史的感慨和悲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45年前后,此时正值唐武宗会昌年间,也是杜牧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期间。 在杜牧生活的时代,大唐盛世已经过去了,朝政腐败,民生疾苦。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生活困苦,也亲身经历了朝廷的种种弊端,这让他深感忧虑。而他的身份,又使他不能直接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只能借古讽今,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许。 《剔银灯》正是这样的作品,通过对古代帝王的讽刺,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长河中那些逝去的英雄豪杰的敬仰和惋惜。这种深沉的历史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成为了后世诗人赞颂的典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