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百年的繁华如同一场短暂的春梦,转瞬即逝。而如今,纵使钟山依旧雄伟,又哪里还能寻到昔日那被称为“龙盘”的帝王气象呢?
去完善
释义
三百年: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约三百年时间;钟山:即紫金山,在金陵城东;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相传诸葛亮称金陵有“龙盘虎踞”之形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北湖与南埭的水面浩渺无际,象征着历史的深邃和无情;高悬的降旗则点明了六朝覆灭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后两句转入议论,将三百年的兴衰比作晨曦中的幻梦,既短暂又虚幻,暗含对现实的警醒。最后以钟山为切入点,发出了“何处有龙盘”的追问,揭示出地理优势并不能挽救腐朽政权的深刻道理。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讽喻,体现了李商隐咏史诗一贯的深邃与隽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此时的大唐王朝已如落日余晖,岌岌可危。李商隐身处党争激烈的黑暗时代,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目睹国家衰败、藩镇割据的乱象,不禁联想到曾经强盛的六朝古都金陵的兴衰往事。诗人借咏史抒怀,以金陵为切入点,将历史与现实交织,表达了对大唐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