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可叹

标题包含
可叹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们这些庸碌之徒不过混口饭吃罢了,但历史上的贤臣风后与力牧却始终值得追忆。
去完善
释义
“风后”与“力牧”相传是黄帝的大臣,辅佐黄帝成就伟业。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浮云变幻”起笔,奠定了整首诗关于人生无常的主题基调。随后,诗人叙述了王季友坎坷的命运以及他的才德,同时穿插对豫章太守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王季友虽满腹经纶、品行高洁,却因时局和个人境遇屡遭挫折;另一方面,太守虽然出身显赫且受到民众爱戴,但也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 诗歌结构层次分明:开头两句总括人生百态,中间部分详细描绘王季友的故事及其与太守的关系,最后升华至对理想政治和人格境界的追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杜甫不仅感叹友人的不幸,还借此反思社会现实,呼吁真正有才能的人应得到重用。结尾处提到“风后力牧”,则是希望当代也能涌现出这样的贤臣良将,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兼具叙事性与哲理性,语言凝练有力,情感充沛动人,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功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此时的杜甫已过知天命之年,历经安史之乱,目睹大唐由盛转衰。诗中提到的王季友是杜甫敬重的贤士,而李姓则暗指宰相李揆。杜甫借王季友的遭遇,抒发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与无奈。诗人在成都草堂暂居期间,常与友人论道,感怀国事,写下此诗以表达对真才实学之士不被重用的愤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