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国湖上 其二
雨过松篁多样翠,风回苹藻一般香。
玉兰桃李非无意,兴味由来静处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滋润过后,松树和竹子显得格外翠绿;微风拂过水面,水面的浮萍和水藻散发出阵阵清香。玉兰花、桃花和李花并不是没有意义地存在,它们的兴趣和活力来自于宁静的环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和定国湖上:题目中的“和”指和诗,是对原作的回应或模仿;定国湖上是具体的地名。
2. 其二:表示这首诗是同系列作品的第二首。
3. 雨过松篁多样翠:松篁,即松树和竹子;样翠,各种绿色的样态。这句描述了雨后竹林的绿色变化。
4. 风回苹藻一般香:风回,微风拂过;苹藻,泛指水草;一般香,同样的香气。这句描绘了风吹过水面时,水草散发的香气弥漫四周的景象。
5. 玉兰桃李非无意:玉兰和桃李,都是常见的花卉;非无意,并非没有意义。这句意味着这些花儿开放并非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有其内在含义的。
6. 兴味由来静处长:兴味,趣味、兴趣;由来,原因、起源;静处,安静的地方。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兴趣和乐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定国湖上 其二》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湖边景色,诗人通过对“松篁”、“萍藻”、“玉兰”和“桃李”等景物的刻画,展现了宁静自然的意境。诗中的"多样翠"和"一般香"形象地传达了雨后清新宜人的气息。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寻求清静与乐趣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愉悦与宁静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定国湖上 其二》是北宋诗人刘跂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8年前后,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民间生活繁荣,为诗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一时期,刘跂本人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进士及第,担任过一些官职,但因性格耿直,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间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的感慨和抱负。
这一时期的北宋,正处于所谓的“盛宋”时期,国家内外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在这样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诗歌流派。刘跂虽然与这些名家相比略显低调,但他的诗歌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