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寄茶
吾弟饷人真不恶,建芽来自禁烟前。
一杯未易阳侯厄,四两应为蒙顶仙。
病子头风如得药,酒家中圣殆忘眠。
平头奴子堪缾椀,可带樵青竹叶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弟弟待人真诚善良,种植的茶树在戒烟之前就已在茁壮成长。
饮一杯这样的茶汤,足以缓解阳侯的困扰;四两茶就能使人飘飘欲仙。
这个茶治好了你的头痛顽疾,使得醉酒之人都能忘记失眠之苦。
年轻的服务员态度谦逊、技术娴熟,可以为你精心准备一壶竹叶茶的品茗之旅。
去完善
释义
1. 舍弟:对自己兄弟的谦称。
2. 建芽:指建溪(在今福建省境内)出产的茶叶。
3. 禁烟:指寒食节,清明前一天。
4. 阳侯:传说中的水神,这里代指一切不利于茶生长的恶劣天气。
5. 四两: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四两即为半斤。这里是说此茶的品质之高。
6. 蒙顶:指四川雅安的蒙顶山,是中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
7. 病子头风:借指头痛等疾病。
8. 中圣:古代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意指喝下茶水之后的愉快心情。
9. 平头奴子:家中的仆人。
10. 瓶椀:指茶具。
11. 樵青竹叶煎:表示烹煮新鲜竹子来为茶水增添清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舍弟寄茶”为题,生动地描绘了茶叶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喜爱。首联点明茶叶的品质和来源,凸显其珍稀程度;颔联则表达品茶时所带来的愉悦之感,仿佛能驱走病痛、解忧安眠;颈联更是直接将喝茶的感受推向高潮,甚至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尾联则以形象的描绘收尾,表现出诗人对这款茶的深深迷恋。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了茶文化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舍弟寄茶》这首诗,出自于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刘跂之手。作此诗的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094年前后)。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朝廷内外矛盾重重,金国对北宋的侵扰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跂作为一位满怀抱负的知识分子,却因为政治斗争而受到排挤,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不满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诗歌的开头,刘跂通过描述舍弟寄来的茶叶,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感激和怀念。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茶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刘跂借助于饮茶的情境,抒发了自己人生的感慨。他将自己比作一壶经久的茶水,虽然历经沧桑,却仍然保持着清冽的香气。这种比喻既展示了刘跂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也暗示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总的来说,《舍弟寄茶》这首诗是刘跂在人生低谷时抒发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茶叶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