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
病如漳浦卧,一腹果然浮。
不著三升饭,能容万斛愁。
水声回别浦,山影到中流。
遣兴须凭酒,殷勤为汝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躯像横卧在漳水之畔,肚皮浮涨得厉害。
胃里难以下咽三碗饭,却已经容纳了无数的忧愁。
周围的水声环绕着河岸,远山的影子映在水中。
要想排遣情绪,只好依靠美酒;我会细心为你留下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漳浦:古县名,位于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一带。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地区。
2. 三升: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约为今天的1.5公升。这里形容食物数量不多。
3. 万斛:形容非常多。斛是古代计量粮食的单位,一斛约为现在的20升。
4. 别浦:远离陆地的河流支流,这里指与主河道分离的小河。
5. 中流:河流的中心部分。
去完善
赏析
《病中》刘跂这首诗歌以病卧漳浦起兴,表达了诗人因为身体不适而无法正常进食的无奈和忧郁。“一腹果然浮”描述了诗人的病情,使他无法消受三餐。同时,“不著三升饭,能容万斛愁”表现出诗人虽然遭受疾病的困扰,但他却能够忍受内心的忧虑与惆怅。
诗歌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水声回别浦,山影到中流”,诗人通过水流的声音和山影的倒映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两句“遣兴须凭酒,殷勤为汝留”表明诗人希望在酒精的作用下暂时忘却病痛带来的烦恼。
总体来看,《病中》刘跂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生活视角,展现了一个病者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无奈与惆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刘跂之手。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5年左右,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下,战乱不断,民生疾苦之时。此时,刘跂正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身心俱疲,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的困境。他的诗歌充满了无奈、痛苦和忧虑,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刘跂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恢复故土,士大夫们沉溺于声色犬马,官场腐败严重。刘跂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但他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愁绪化为诗句,寄托在文字之中。
《病中》这首诗正是刘跂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孤独、无助和对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众的苦难生活。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南宋初年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现实,体会到作者的痛苦与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