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一

标题包含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一
王君圭璋姿,宜在条理科。 妙语天发成,莹彻非砻磨。 宗庙要琬琰,世岂无卞和。 顾恐太分明,颇觉瓦砾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王老师才华横溢,天生适合教导学生条理清晰地学习知识。她的智慧如同自然生成的妙语,明亮且不含杂质。国家需要像她这样的宝贵人才,人世间怎能没有像她一样的人才呢?只是有时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让人产生距离感,似乎难以接近。
去完善
释义
1. 王君:指诗人王弱翁。 2. 圭璋姿:圭璋是古代玉制的礼器,这里用来比喻王弱翁的品质高尚。 3. 宜在条理科:意指王弱翁适合担任有条理的职务。 4. 妙语天发成:形容他的诗文辞藻优美,如同天赐一般。 5. 莹彻:透明的意思,这里用来赞美王弱翁的文章如水晶般晶莹剔透。 6. 非砻磨:表示他的文采并非通过后天努力得来,而是天赋所致。 7. 宗庙:宗庙是指供奉祖先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国家。 8. 琬琰:琬是美石,琰是宝剑,这里用琬琰来比喻优秀的人才。 9. 世岂无卞和:意思是世间难道就没有像卞和那样发现宝玉的人吗?此处引用了卞和献璧的典故,寓意人才未被赏识。 10. 顾恐太分明:顾是担忧之意,意为担忧才华太显露会引起他人的嫉妒。 11. 颇觉瓦砾多:颇觉是觉得之意,瓦砾比喻平凡无才的人,这句意思是觉得身边太多平庸之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以“圭璋姿”来形容王君,意指其品质高尚、才能出众;接着通过“条理科”一词描绘王君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颔联以“妙语天发成”赞美王君言语的巧妙与独特,强调他的言辞并非经过雕琢,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颈联借用“宗庙要琬琰”比喻国家需要像王君这样的人才,以“世岂无卞和”暗示像王君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见,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的看法,认为太过分明可能会显得些许刺耳,同时也表达了对王君的担忧,希望他能够适当收敛自己的光芒,以免遭受嫉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组诗的第一首。这组诗的写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也就是公元1140年至120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廷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许及之是南宋的一位官员,曾任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职务。他在官场生涯中,由于正直敢言,受到了不少挫折和排挤。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王弱翁。他们共同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这也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的基础。 在许及之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多次的宦海沉浮。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些人生经历的影响,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诗中,他以多病故人疏韵为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